甘南藏族自治州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甘南調查隊
(2017年4月10日)
2016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省、州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謀劃區域發展,攻堅克難,開拓奮進,全州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人口:年末全州常住人口71.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73萬人,增加1.23萬人。城鎮化率32.0%,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7.91‰,比上年上升0.04個千分點;人口出生率15.11‰,上升0.1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7.20‰,上升0.08個千分點。0-14歲人口14.68萬人,占全部人口的20.7%;15-64歲人口50.10萬人,占全部人口的70.5%;65歲及以上人口6.24萬人,占全部人口的8.8%。
經濟增長:初步測算,全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9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12億元,增長5.1%,對經濟的貢獻率為19.4%,拉動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1.85億元,增長8.2%,對經濟的貢獻率為23.9%,拉動經濟增長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84.98億元,增長5.1%,對經濟的貢獻率為56.7%,拉動經濟增長3.2個百分點。
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州人均生產總值19213元,比上年增長5.0%。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5年的21.34∶16.36∶62.30調整為21.42∶16.07∶62.51,第一產業比重上調0.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降低0.2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調0.21個百分點。
就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154人,公益性崗位安置大中專畢業生4060名,安置零就業家庭人員819名,招錄“三支一扶”人員122名、特崗教師145名,考試錄用機關公務員36名,引導14名符合條件的本科畢業生到新疆喀什工作,扶持360名畢業生到企業服務、159名畢業生到公建民營村級幼兒園服務,安置軍轉干部20名。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9%以內。
物價:全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6%。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3%。
財政:全年全州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6.92億元,比上年增長7.6%。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85億元,增長7.4%,其中:增值稅1.32億元,增長83.0%;營業稅1.33億元,下降38.0%;企業所得稅0.42億元,增長8.5%;個人所得稅0.17億元,增長20.3%。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9.29億元,增長3.8%。
二、農業
全年全州完成農林牧漁業及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29.26億元,比上年增長5.1%。
種植業:全年全州完成農作物種植面積113.22萬畝,比上年增加4.59萬畝,增長4.2%。糧食作物53.20萬畝,減少0.42萬畝,下降0.8%。經濟作物48.06萬畝,增加6.01萬畝,增長14.3%,其中,油料17.68萬畝,增加0.11萬畝,增長0.8%;中藥材28.44萬畝,增加5.77萬畝,增長25.5%;蔬菜1.75萬畝,增加0.15萬畝,增長9.5%。青飼料11.96萬畝,減少1萬畝,下降7.7%。糧、經、飼比重由上年的49.4∶38.8∶11.8調整為47.0∶42.4∶10.6,糧食作物比重降低2.4個百分點,經濟作物比重上調3.6個百分點,青飼料比重降低1.2個百分點。
全年全州糧食總產量88074噸,比上年減少2559噸,下降2.8%;油料產量21090噸,增加553噸,增長2.7%;藏中藥材產量51683噸,增加8522噸,增長19.7%;蔬菜產量22184噸,增加2199噸,增長11.0%。
畜牧業:全年全州各類牲畜總增數138.33萬頭、只,比上年增加10.74萬頭、只,總增率37.0%,提高3.6個百分點;出欄各類牲畜185.05萬頭、只,增加5萬頭、只,出欄率49.5%,提高2.3個百分點;商品畜163.33萬頭、只,增加7.07萬頭、只,商品率43.7%,提高2.7個百分點。年末各類牲畜存欄368.24萬頭、只,比上年末減少5.67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存欄131.82萬頭,減少1.57萬頭;綿山羊存欄213.65萬只,減少3.63萬只;豬存欄22.77萬頭,減少0.47萬頭。
全年全州肉類總產量7.44萬噸,比上年增加0.22萬噸,增長3.0%,其中:牛肉3.84萬噸,增加0.19萬噸,增長5.0%;羊肉2.22萬噸,增加0.08萬噸,增長3.8%;豬肉1.33萬噸,減少0.05萬噸,下降3.5%。牛奶產量8.46萬噸,增加0.26萬噸,增長3.2%;綿羊毛產量0.21萬噸,減少31噸,下降1.5%。
年末全州農業機械總動力53.81萬千瓦,比上年增加2.65萬千瓦,增長5.2%。拖拉機8266臺,增加1189臺。機耕面積44.39萬畝,增加2.5萬畝,機播面積25.37萬畝,增加1.51萬畝,機收面積9.24萬畝,增加0.99萬畝。農用化肥施用實物量8741噸,增長1.2%。全州灌溉面積15.47萬畝,其中:耕地灌溉面積8.7萬畝,園地灌溉面積150畝,牧草地灌溉面積6.75萬畝。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全年全州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8.21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80億元,增長8.5%,規模以下工業完成增加值7.41億元,增長8.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2.6%,比上年降低0.1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完成增加值1.02億元,增長11.7%;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9.78億元,增長7.9%。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11億元,增長19.4%,重工業完成增加值9.69億元,增長7.5%,輕重工業比為10.3:89.7。
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黃金5988千克,比上年下降1.0%;水泥78.88萬噸,下降11.5%;發電量26.61億千瓦時,下降3.8%;鮮凍畜肉10817噸,增長1.2%;乳制品3672噸,增長24.0%。
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09億元,比上年增長5.8%;利潤總額1.56億元,增長3.3倍;稅金總額1.26億元,增長22.7%。虧損企業15戶,虧損企業虧損額2.57億元,下降1.5%。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建筑業:全年全州建筑行業完成增加值3.64億元,比上年增長7.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8.83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其中,項目投資207.92億元,增長12.0%;房地產開發投資0.91億元,增長42.6%。按三次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4.63億元,下降78.9%;第二產業投資61.21億元,下降21.4%,其中:工業投資23.11億元,下降35.6%;第三產業投資142.99億元,增長65.5%。
全年全州共組織施工項目1012個,同比增加130個,其中:新開工項目792個,增加60個。投產項目780個,增加134個。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國內貿易:全年全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32億元,比上年增長9.0%。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零售額37.56億元,增長9.5%;鄉村實現零售額7.76億元,增長6.6%。
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36.44億元,增長6.7%;住宿餐飲業8.88億元,增長19.6%。
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36.54億元,增長6.8%;餐飲收入8.78億元,增長19.5%。
對外經濟:全年全州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628萬人民幣,同比增長4.2倍。其中:出口總額4546萬人民幣,增長14.1倍;進口總額82萬人民幣,下降86.1%。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全州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22億元,比上年增長1.8%。
交通運輸:年末全州汽車保有量142442輛,比上年末減少8390輛。其中:營運車輛7121輛,減少248輛;非營運車輛135321輛,減少8142輛。全年完成貨運量630萬噸,比上年增長11.3%,貨物周轉量111538萬噸公里,增長13.7%;客運量774萬人,增長10.3%,客運周轉量50472萬人公里,增長10.2%。
郵電通訊: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1.96億元,比上年增長29.7%。年末固話用戶5.42萬戶,增加0.27萬戶。移動電話用戶60.41萬戶,增加3.44萬戶;ヂ摼W用戶7.95萬戶。
旅游: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003.1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0.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6.78億元,增長34.5%。開通官方微信平臺10個,建成觀景臺12處,旅游廁所26座,自駕車營地2個,全州現有農牧家樂971戶,其中星級85戶,能團體住宿493戶。在2016最美中國榜盛典中,榮登“2016最美中國榜”,榮獲“推動全域旅游示范目的地”,卓尼自駕線“洛克之路”獲中國自駕游線路人文金獎。
成功舉辦了2016年世界旅游形象大使中國少數民族賽區甘南總決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族服飾展演、全球香巴拉國際攝影大典暨香巴拉世界攝影論壇、全州旅游形象大使賽、全國楹聯文化翠峰山高峰論壇暨第三屆舟曲民俗風情楹聯文化節、第十七屆中國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藝術節、第七屆校園行知客觸摸梵天凈土走遍九色甘南踩線暨《自游自在》旅游達人采風活動、第五屆中國?碌曲鍋莊舞大賽暨香浪節暨鍋莊舞文化學術交流研討會等。
七、金融
金融:全州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319.47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住戶存款152.98億元,增長12.4%;非金融企業存款71.82億元,增長36.4%;廣義政府存款94.67億元,下降11.7%。各項貸款余額為231.08億元,增長12.5%,其中:住戶貸款120.41億元,增長22.9%;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10.67億元,增長3.1%。存貸比由上年的69.4%,上升到72.3%,上升了2.9個百分點。
保險:全年保險費收入44118萬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財產險收入35651萬元,增長10.9%;壽險收入8467萬元,增長39.1%。全年賠付額21008萬元,下降10.0%,其中:財產險賠付20721萬元,下降2.3%;壽險給付287萬元,下降60.4%。
八、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民生活:全年全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27元,比上年增加1671元,增長8.5%。其中:工資性收入16568元,增長8.8%,經營凈收入3086元,增長9.4%,財產性收入672元,增長5.2%,轉移性收入1001元,增長3.0%。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8.2%,比上年降低0.7個百分點。
全年全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4元,比上年增加486元,增長8.2%。其中:工資性收入2660元,增長6.8%,經營凈收入2746元,增長9.1%,財產性收入79元,增長8.8%,轉移性收入929元,增長9.6%。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5.1%,比上年降低1.2個百分點。
全年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12.46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9.27億元。
社會保障:全州城鄉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62.26萬人,征繳各類社會保險基金4.84億元,支出4.64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6.21萬人,參保率98.51%,基礎養老金發放率100%。全州建筑業新建項目280戶全部參加工傷保險,參保率100%。對全州165戶項目建設單位收繳保證金4800多萬元,從保證金中直接支付農民工工資500多萬元。全州共立案受理勞動爭議投拆舉報案件36件,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456萬元,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達95%;受理勞動仲裁調解案件20件,處理案件涉案金額274萬元。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五險合一”社會保險信息系統建設。
全州新農合參合農牧民52.68萬人,參合率99.02%,人均籌資標準540元,共籌集新農合資金2.84億元,新農合基金支出2.12億元。救治兒童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等50種重大疾病患者1302人,補償醫藥費2234萬元。籌集1586萬元為參合群眾購買了商業大病保險。
九、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體育
教育:全州共有各級各類學校453所,其中小學403所,普通中學42所,職中3所,中專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學生11.05萬人。全州共有雙語中小學244所,雙語中小學學生5.12萬人;寄宿制學校186所,寄宿學生8.10萬人;幼兒園281所,在園幼兒2.37萬人,雙語幼兒園108所,在園幼兒0.69萬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州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1.1%,比上年提高15.5個百分點;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2.9%,提高4.8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3.6%,提高4.6個百分點;高考錄取率92.5%,提高4個百分點。全年共補充教師374名,其中引進緊缺學科教師78名,招錄中小學教師40名、幼兒教師97名,公建民營幼兒園教師159名。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在校學生12223人,其中:普通本、?粕10712人;成人本、?粕1511人。教職工680人,其中:專任教師508人。
科技: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604萬元,占全州生產總值的0.2%。全年推薦省列科技計劃項目33項,立項14項;下達第一批科技計劃項目(課題)5項,其中農業示范推廣2項、畜牧業1項、其他2項;專利申請授權197件,其中發明專利9件、實用新型專利69件、外觀設計專利119件;技術合同登記8項,完成技術交易額5800萬元。全年共示范種植羊肚菌495座棚,推廣建設青稞良種繁育基地1.6萬畝,青稞生產基地15.1萬畝。羚城創客科技有限公司的“羚城創客”被確定為全州第一家省級眾創空間。
文化:全年全州完成文化產業增加值2.27億元,占生產總值的1.7%。文化產業法人單位260個,比上年增加36個,從業人員4459人,增加526人。
年末全州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演出640場,觀眾約33.2萬人次,其中:農牧村演出280場,觀眾約24萬人次。全州群藝(文化)館9個,組織文藝活動58次,舉辦展覽40個;博物館(紀念館)13個,藏品4867件、套;公共圖書館9個,總藏量38.68萬冊、件,接待讀者約6.6萬人次。
全州廣播綜合覆蓋率100%,其中,農村廣播綜合覆蓋率100%;無線廣播綜合覆蓋率90.1%,農村無線廣播綜合覆蓋率88.9%,少數民族語言廣播覆蓋率62.6%。電視綜合覆蓋率100%,其中,農村電視綜合覆蓋率100%;無線電視綜合覆蓋率87.4%,農村無線電視綜合覆蓋率85.4%,少數民族語言電視覆蓋率21.2%。廣播電視農村直播衛星用戶15.92萬戶,比上年增加0.63萬戶。有線電視用戶3.75萬戶,比上年增加0.11萬戶。
全年出版發行藏漢兩文《甘南日報》430.80萬份,比上年增加67.56萬份。其中:藏文報紙63.79萬份,增加25.03萬份;漢文報紙367.01萬份,增加42.53萬份。
體育:全年全州運動員在“2016‘中國杯’拉丁舞?標準舞世界公開賽”中榮獲金牌70枚、銀牌75枚、銅牌66枚,在2016“我愛足球”民間爭霸賽、全省籃球爭霸賽分區賽總決賽、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錦標賽、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青少年曲棍球錦標賽、青少年男子足球錦標賽、青少年柔道錦標賽、青少年田徑錦標賽、青少年籃球錦標賽中均榮獲優異成績。
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卓尼國際自駕狂歡節、2016冶力關杯中國拔河公開賽、迭部國際大力士中國公開賽暨第二屆安多地區則巴邀請賽、徒步穿越迭山活動、第十屆格薩爾賽馬大會、“全國露營大會”、“全國山地穿越挑戰賽”、“藏地傳奇自行車賽”等重大節慶賽事活動。
全年舉辦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200余場,群眾自發性的體育活動超過300余場。為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的32名運動員頒發了國家二級運動員技術等級證書;20名優秀體育苗子被省體校錄取。全年體育彩票總銷售額達2559萬元。
十、衛生和社會服務
衛生:全州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1568所,其中縣級以上綜合醫院9所,中藏醫院10所(包括甘肅省藏醫藥研究院1所),民營醫院9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所,婦幼保健院(站)9所,鼠防專業機構1所,衛生監督所9所,中心血站1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2所,鄉鎮衛生院100所,鄉鎮計劃生育服務站99所,村衛生室及其他醫療單位1300所(包括企業醫院和個體診所)。全州已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501所。
全州有各級各類衛生計生專業人員4272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302人,中級職稱1020人。
全州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2811張,其中:州級543張,縣級1727張,鄉鎮衛生院541張。每千人擁有床位數3.98張。
全州孕產婦死亡率58.49/十萬,新生兒死亡率6.32‰,嬰兒死亡率9.71‰,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95%以上,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率99.31%,首針及時接種率為88.31%。全年無法定甲類傳染病報告病例,乙、丙類傳染病共報告26種3327例,報告艾滋病新發病例5例。全年參加無償獻血2153人次,合格采血1371人次,采血總量39.13萬毫升,向臨床供應各類血液制品85.15萬毫升,成分輸血率占98%以上。全年醫療廢物收集、轉運、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全年開展紅十字志愿服務工作12次。
社會服務:年末全州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3.37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16.50萬人,農牧村五保供養3930人,精準扶貧戶中享受農牧村低保和五保供養人數為5.83萬人,占全州建檔立卡貧困戶的66%。全州全年醫療救助20.53萬人次,臨時困難救助1.92萬人次,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024人次,為835名孤兒發放生活補助資金689萬元,為25名困難群眾提供免費火化服務。全州各級社會福利機構集中養育孤兒和重殘兒童44名。全年新登記結婚4824對,準予離婚526對。全年銷售福利彩票1.61億元。
全年向92名退役人員發放補助金377萬元,發放率100%。解決隨軍家屬就業、子女入學118人,扶持軍地“兩用”人才、退伍軍人就業培訓137人,新接收退休干部2名。
十一、環境和安全生產
環境:州政府所在地合作市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為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24天,占總天數的88.5%;細顆粒物年均值(PM2.5)38微克每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值70微克每立方米;臭氧年均值146微克每立方米;一氧化碳年均值2.2毫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19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22微克每立方米;區域環境等效聲級范圍在37.2-57.9分貝之間;道路交通環境等效聲級范圍在58.8-72.9分貝之間;功能區噪聲晝間等效聲級范圍在41.3-62.4分貝之間,夜間等效聲級范圍在30.9-50.7分貝之間;年平均氣溫4.0℃,年總降水量651.5mm。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能源消費總量56.9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2.9%。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1.082噸標準煤/萬元,下降14.6%。萬元GDP能耗0.426噸標準煤/萬元,下降2.57%。
全年全州造林面積21.21萬畝,比上年增加12.19萬畝,增長1.4倍。封山育林面積208.18萬畝,增加0.49萬畝,增長0.2%。當年零星(四旁)植樹198.63萬株,減少70.59萬株,下降26.2%。實有育苗面積4.52萬畝,增加0.79萬畝,增長21.2%,其中:本年新育苗面積0.31萬畝,減少0.01萬畝,下降3.1%。
安全生產:全年全州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42起,死亡52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5起,死亡42人;工礦商貿事故7起,死亡10人。發生較大事故2起,死亡8人。未發生重大以上事故。
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38人,比上年減少0.5人,下降56.8%。萬車死亡人數4人,比上年減少3人。
自然災害:全年全州各類自然災害造成32.2萬人受災,2.6萬公頃農作物受損,7624間房屋倒損,直接經濟損失4.26億元。全年下撥各類救災資金737萬元,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1865人次。調運帳篷180頂、折疊床300張、棉被1300床、棉褥100條、棉衣600件、面粉80噸。
注: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數據以2016年《甘南統計年鑒》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4.固定資產投資按現行統計口徑,不含農戶投資,包括計劃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兩部分。
5.公報中增長速度均以上年為基年對比。
6.本公報根據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對2016年分年齡段人口數據進行了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