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甘肅

甘南州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20-05-16 21:45:00 來源:甘南州統計局 作者: 點擊:2588次
甘南藏族自治州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甘南調查隊
 
(2020年4月14日)
 
2019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全州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方向,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全州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發展質量逐步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綜合
 
經濟增長:初步測算,全年全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3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72億元,增長5.1%,對經濟的貢獻率21.74%,拉動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33.22億元,下降3.6%,對經濟的貢獻率-19.37%,拉動經濟增長-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43.39億元,增長5.1%,對經濟的貢獻率97.62%,拉動經濟增長3.4個百分點。
 
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州人均生產總值30252元,比上年增長3.0%。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8年的18.11∶16.93∶64.96調整為19.11∶15.21∶65.68,第一產業比重上調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調1.7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調0.72個百分點。
 
人口:年末全州總人口74.9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1萬人,其中,藏族人口42.38萬人,增加0.25萬人。全州常住人口72.32萬人,增加0.3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76萬人,增加0.83萬人。城鎮化率37.0%,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7.35‰,比上年降低0.20個千分點;人口出生率14.66‰,降低0.10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7.31‰,提高0.10個千分點。0—14歲人口14.83萬人,占全部人口的20.51%;15—64歲人口50.48萬人,占全部人口的69.80%;65歲及以上人口7.01萬人,占全部人口的9.69%。
 
表12019年年末全州常住人口數及其構成
 
指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常住人口
 
72.32
 
100.0
 
其中:城鎮
 
26.76
 
37.0
 
鄉村
 
45.56
 
63.0
 
其中:0—14歲
 
14.83
 
20.5
 
15—64歲
 
50.48
 
69.8
 
65歲及以上
 
7.01
 
9.7
 
就業:全年全州城鎮新增就業5397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609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492人。5086名大中專畢業生實現了就業,就業率達87.8%。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116萬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0308人,開發就業見習崗位70個,發放見習補貼資金32萬元。全年舉辦企業人才招聘會46期,現場簽約6338人。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解決了1709名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員、殘疾人、連續失業6個月以上城鎮居民等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為2個省級創業就業孵化示范基地發放省級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120萬元,為48個高校畢業生初始創業、返鄉人員創業發放省級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240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2.63%。
 
脫貧攻堅:全州年內減少貧困人口1.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46%;退出貧困村107個,貧困村退出比例達到99.36%。
 
物價:全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0%。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8%。
 
表22019年全州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指標
 
2019年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2.0
 
食品煙酒
 
5.4
 
衣著
 
0.2
 
居住
 
1.1
 
生活用品及服務
 
0.3
 
交通和通信
 
-1.5
 
教育文化和娛樂
 
1.4
 
醫療保健
 
0.3
 
其他用品和服務
 
0.8
 
二、農業
 
全年全州完成農林牧漁業及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43.83億元,比上年增長4.7%。
 
種植業:全年全州農作物種植面積116.09萬畝,比上年增加12.58萬畝,增長12.2%。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3.57萬畝,增加5.67萬畝,增長9.8%;經濟作物種植面積43.53萬畝,增加6.74萬畝,增長18.3%;青飼料種植面積8.99萬畝,增加0.18萬畝,增長2.0%。糧、經、飼比重由2018年的55.94∶35.55∶8.51調整為54.76∶37.50∶7.74,糧食作物比重降低1.18個百分點,經濟作物比重上調1.95個百分點,青飼料比重降低0.77個百分點。
 
全年全州糧食總產量10.51萬噸,比上年增加1.10萬噸,增長11.7%;油料產量2.18萬噸,增加0.23萬噸,增長11.6%;中藥材產量5.46萬噸,增加1.23萬噸,增長28.9%;蔬菜產量2.05萬噸,增加0.19萬噸,增長10.1%。
 
表32019年全州主要農產品產量情況
 
產品名稱
 
單位
 
2019年
 
比上年增長(±%)
 
糧食
 
 
105138
 
11.7
 
其中:青稞
 
 
29569
 
26.4
 
油料
 
 
21846
 
11.6
 
藥材
 
 
54550
 
28.9
 
水果
 
 
10122
 
-1.4
 
蔬菜
 
 
20512
 
10.1
 
畜牧業:全年全州各類牲畜總增數152.38萬頭、只,比上年增加2.25萬頭、只,總增率41.78%,提高2.28個百分點;出欄各類牲畜222.67萬頭、只,增加3.93萬頭、只,出欄率61.05%,提高1.44個百分點;商品數204萬頭、只,減少2萬頭、只,商品率55.94%,提高1.65個百分點。年末各類牲畜存欄355.46萬頭、只,比上年末減少9.25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存欄142.71萬頭,減少3.02萬頭;綿山羊存欄195.05萬只,減少5萬只;豬存欄17.70萬頭,減少1.23萬頭。
 
全年全州肉類總產量9.67萬噸,比上年增加0.14萬噸,增長1.4%。其中,牛肉5.55萬噸,增加0.16萬噸,增長2.9%;羊肉2.58萬噸,減少0.04萬噸,下降1.5%;豬肉1.47萬噸,與上年持平。牛奶產量10.23萬噸,增加0.29萬噸,增長2.9%;綿羊毛產量0.19萬噸,減少55噸,下降2.8%。
 
表42019年全州各類牲畜發展和主要畜產品產量情況
 
指標
 
單位
 
2019年
 
比上年增減(±)
 
各類牲畜年末存欄
 
萬頭、只
 
355.46
 
-9.25
 
其中:大牲畜
 
萬頭
 
142.71
 
-3.02
 
綿山羊
 
萬只
 
195.05
 
-5.00
 
 
萬頭
 
17.70
 
-1.23
 
各類牲畜仔畜成活
 
萬頭、只
 
158.45
 
-0.63
 
各類牲畜成畜保活
 
萬頭、只
 
359.67
 
-14.65
 
各類牲畜總增
 
萬頭、只
 
152.38
 
2.25
 
各類牲畜出欄
 
萬頭、只
 
222.67
 
3.93
 
各類牲畜商品數
 
萬頭、只
 
204.00
 
-2.00
 
肉類總產量
 
 
96742
 
1353
 
其中:牛肉
 
 
55520
 
1584
 
羊肉
 
 
25826
 
-391
 
豬肉
 
 
14744
 
持平
 
牛奶產量
 
 
102333
 
2926
 
綿羊毛產量
 
 
1935
 
-55
 
年末全州農業機械總動力40.28萬千瓦,拖拉機9514臺,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36.99%。農用化肥施用實物量8587噸。全州灌溉面積20.25萬畝,其中,耕地灌溉面積9.27萬畝,園地灌溉面積0.12萬畝,牧草地灌溉面積10.86萬畝。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全年全州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26.77億元,比上年下降6.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9.5%;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增長0.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5.5%,比上年降低0.7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20.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下降12.8%。
 
規模以上工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6.5%;重工業增加值下降11.3%,輕重工業比為1∶9。
 
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黃金3990千克,比上年下降34.9%;水泥105.15萬噸,增長16.4%;發電量48.85億千瓦時,增長4.2%;鮮凍畜肉3705噸,下降5.5%;乳制品6545噸,增長70.7%。
 
表52019年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2019年
 
比上年增長(±%)
 
發電量
 
億千瓦時
 
48.85
 
4.2
 
鮮凍畜肉
 
 
3705
 
-5.5
 
乳制品
 
 
6545
 
70.7
 
水泥
 
萬噸
 
105.15
 
16.4
 
黃金
 
千克
 
3990
 
-34.9
 
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億元,比上年下降5.5%;利潤總額4.54億元,下降35.4%;稅金總額2.31億元,下降35.0%;應繳增值稅1.16億元,下降44.3%。
 
建筑業:全年全州建筑行業完成增加值6.46億元,比上年增長9.3%。
 
四、服務業
 
全年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增加值2.11億元,比上年下降2.7%;開采輔助活動完成增加值0.001億元,下降6.0%;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完成增加值0.02億元,下降6.0%;批發和零售業完成增加值10.55億元,增長5.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11.41億元,增長6.4%;住宿和餐飲業完成增加值9.12億元,增長5.8%;金融保險業完成增加值13.46億元,增長2.4%;房地產業完成增加值7.62億元,增長6.3%;其他服務業完成增加值89.11億元,增長5.4%,其中營利性服務業完成增加值12.72億元,增長18.7%,非營利性服務業完成增加值76.39億元,增長3.4%。
 
交通運輸:年末全州機動車保有量14.38萬輛。其中,營運車輛0.64萬輛;非營運車輛13.74萬輛;校車1輛。全年完成貨運量211萬噸,比上年下降55.0%,貨運周轉量35811萬噸公里,下降50.1%;客運量465萬人,增長2.0%,客運周轉量33502萬人公里,增長5.2%。
 
郵電通訊: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2.83億元,比上年增長81.2%。年末固話用戶4.03萬戶,減少1.5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65.17萬戶,減少4.73萬戶。互聯網用戶16.15萬戶,增加5.40萬戶。快遞業務量61.94萬件,減少4.05萬件。全州快遞品牌9家,快遞服務網點67個。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95億元,比上年增長7.0%。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47.27億元,增7.6%;鄉村8.68億元,增長3.8%。
 
按行業分,批發零售業45.06億元,增長4.9%;住宿餐飲業10.89億元,增長17.0%。
 
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45.11億元,增長4.7%;餐飲收入10.84億元,增長17.7%。
 
全州建成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8個、鄉(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93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437個。全年電商平臺銷售特色產品價值1.81億元。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州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3.1%。其中,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增長42.1%。
 
按三次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增長42.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8.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8%,其中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60.4%。
 
全年全州施工項目895個,比上年增加3個。其中,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81個,增加10個;新開工項目663個,減少42個。
 
七、對外經濟
 
全年全州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200萬元(人民幣),比上年下降49.7%。其中,出口總額1190萬元,下降46.6%;進口總額10萬元,下降93.6%。
 
八、財政金融
 
財政:全年全州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9.12億元,比上年下降0.3%。完成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0.49億元,增長5.0%,其中,增值稅2.73億元,增長9.2%;企業所得稅0.37億元,下降10.6%;個人所得稅0.12億元,下降44.1%。全年完成一般公共財政支出209.99億元,增長3.6%,其中,財政八項支出116.72億元,增長9.6%。
 
及其增長速度
 
金融:全州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89.58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住戶存款186.35億元,增長8.1%;非金融企業存款96.40億元,增長9.3%;廣義政府存款106.81億元,下降1.7%。各項貸款余額244.46億元,增長3.9%。其中,住戶貸款123.56億元,下降1.6%;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20.90億元,增長10.2%。
 
保險: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6.44億元。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4.04億元,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28億元,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0.87億元,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0.26億元。各類賠付支出3.02億元。其中,財產險業務支出2.07億元,壽險業務支出0.17億元,健康險業務支出0.62億元,意外傷害險業務支出0.17億元。
 
九、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
 
居民收入:全年全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2元,比上年增加1809元,增長7.3%。其中,工資性收入20947元,增長7.7%;經營凈收入3727元,增長6.6%;財產凈收入773元,增長4.7%;轉移凈收入1145元,增長3.6%。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6.27%,比上年降低0.62個百分點。
 
全年全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37元,比上年增加760元,增長9.9%。其中,工資性收入3551元,增長9.8%;經營凈收入3598元,增長10.1%;財產凈收入90元,增長8.4%;轉移凈收入1198元,增長9.6%。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43.09%,比上年降低0.59個百分點。
 
全年勞務輸轉12.1萬人,勞務創收22.22億元;輸轉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4113人,勞務創收0.58億元。
 
社會保障:全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城鄉居民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56.74萬人,基金征繳13.71億元,基金支出11.75億元。為全州60周歲以上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7.98萬人發放養老金1.04億元,養老金發放率100%。全年勞動能力鑒定申請97件,傷殘鑒定申請13件,受理工傷(亡)認定申請85件,受理勞動仲裁調解案件40件,調解率100%。
 
全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59萬人;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參保人數6.43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1.76萬人,參保率99.2%。當年征繳基金4.58億元。全年全州城鎮職工省內外異地備案9281人,實際就醫7662人,統籌基金支付7149萬元。城鄉居民跨省異地備案963人,實際就醫121人,結算金額141萬元;省內實際就醫11359人,結算金額9042萬元。
 
社會服務:全年為1.26萬城市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8918萬元;為3.67萬農村低保對象發放救助金9296萬元;為3299名城鄉特困人員發放供養金2442萬元;為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人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538萬元;為6147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958萬元;為8912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1184萬元;為2554名經濟困難老年人發放護理補貼306萬元;為390名孤兒發放生活費599萬元。全年累計救助城鄉困難群眾50372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8920萬元;救助各類流浪乞討人員502人次,發放救助金68萬元。全州養老院床位利用率由28%提高到39%,基礎性指標合格率達到83%。全年新登記成立社會組織62家,登記志愿者團體64家。全年辦理結婚登記5494對,辦理收養登記10例。全年銷售各類福利彩票8470萬元。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1.09億元。全年推薦省列科技計劃項目62項,立項9項,落實經費777萬元。全年完成技術交易額9400萬元。全年專利申請87件,其中發明專利5件;實用新型專利60件;外觀設計專利22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2件。
 
甘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科技部驗收。園區已入駐高新技術企業、工程中心、星創天地、眾創空間等各類創新平臺和創新主體27家,累計實施各類科技項目47項,取得科技成果28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發明專利37項,應用各類新技術96項、新品種189個。園區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3.0%。
 
教育:全州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園)806所,其中,幼兒園376所,小學379所,普通中學44所,職中3所,中專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園)學生141093名,其中幼兒園26533名,小學64447名,初中31227名,高中16050名,中職2717名,特校119名。教職工13870人,其中專任教師12609人。
 
全州共有雙語中小學137所,在校學生48839名。雙語幼兒園152所,在園幼兒7983名。寄宿制學校170所,寄宿學生70091名。
 
全州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4%,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9.1%,提高2.7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1%,提高1.9個百分點。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在校學生10805人,其中,普通本、專科生10485人;成人本、專科生320人。教職工716人,其中,專任教師525人。招生2702人,畢業2554人。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文化:年末全州共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文化館9個,博物館(紀念館)16個,公共圖書館9個。全年出版發行藏漢兩文《甘南日報》392.35萬份,其中,藏文報紙64.55萬份,漢文報紙327.80萬份。全州廣播綜合覆蓋率100%,其中,農村廣播綜合覆蓋率100%;無線廣播覆蓋率91.1%,其中,農村無線廣播覆蓋率91.0%;少數民族語言廣播覆蓋率62.7%。電視綜合覆蓋率100%,其中,農村電視綜合覆蓋率100%;無線電視覆蓋率89.2%,其中,農村無線電視覆蓋率88.1%;少數民族語言電視覆蓋率35.3%。廣播電視直播衛星用戶16.21萬戶。有線電視在網用戶5.61萬戶。
 
全年共舉辦各類文藝演出116場次,觀眾6.5萬人次;接待讀者3.57萬人次,借閱圖書期刊10.7萬冊次;舉辦第二屆少兒春節聯歡晚會等活動21場次、書畫攝影展覽10期。聯合攝制電影《生根》榮獲第十五屆中美電影節“評委會金天使獎”。夏河縣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美國《考古學》雜志2019世界十大考古發現。臨潭縣尕路田大房子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游: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44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0%;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4億元,增長16.0%。建成觀景臺8處,建設旅游專業村60個,設置旅游標識導示牌328個,新建旅游廁所140座。
 
甘南榮獲2019年亞洲旅游紅珊瑚獎——“十大最受歡迎文旅目的地”。卓尼縣木耳鎮博峪村、碌曲縣尕海鎮尕秀村、夏河縣曲奧鄉香告村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一部手機游甘南”微信小程序APP和樂途旅游網“九色甘南香巴拉——甘南州品牌體驗館”全面上線。
 
衛生:全州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86個,其中,醫院3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818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2個,其他衛生機構1個。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3473張,其中,醫院2682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26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65張。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40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848人,注冊護士1240人,藥師(士)201人,技師(士)254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857人。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6人。
 
全州孕產婦死亡率降至15.2/10萬,嬰兒死亡率降至4.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至5.6‰。全州無法定甲類傳染病報告病例,法定傳染病報告率100%。全年采供血62.01萬ml,未發生臨床血液安全事件。全年共處置醫療廢物119.84噸,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規范化率100%。全年為16.03萬貧困人口健康人群和1.14萬患病人群分別提供初級服務包、中級服務包,建檔立卡貧困戶慢性病患者簽約服務管理率100%。各醫療機構中藏醫藥服務覆蓋率100%。
 
體育:在甘肅省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中榮獲個人第一名2個,團體第一名3個、第三名1個、第四名1個、第五名1個,第八名1個,集體體育道德風尚獎6個。在全省青少年錦標賽、甘肅省青少年U18男子足球錦標賽和2019年中國城市青少年U15—17跆拳道邀請賽中榮獲金牌1枚、銀牌4枚、銅牌4枚、第四名3個、第五名2個、第六名4個、第七名4個、第八名4個,10名運動員榮獲個人“體育道德風尚獎”,田徑、柔道和男子籃球隊分別榮獲集體“體育道德風尚獎”。
 
全年共舉辦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180余場次,參與人數超過45萬人次。群眾自發性體育活動370余場次,參與人數超過63萬人次。全州共有全民健身站點179個。全年審批國家二級運動員11名。全州共有各類體育場地2576個,場地面積130.79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99平方米。
 
十二、環境和應急管理
 
環境:州政府所在地合作市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為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9.2%;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值為22微克每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值為46微克每立方米;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值為94微克每立方米;一氧化碳平均濃度值為0.7毫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值為11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值為21微克每立方米。區域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2.9分貝;道路交通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4.8分貝;功能區噪聲晝間等效聲級范圍在65.6—47.1分貝之間,夜間等效聲級范圍在58.8—37.5分貝之間。年平均氣溫3.3℃,年總降水量561.3mm。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能源消耗總量比上年增長0.9%。萬元GDP能耗下降2.52%。
 
應急管理:全年全州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7起,比上年減少7起;死亡38人,與上年持平;受傷21人,減少1人;直接經濟損失588萬元。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17人。
 
自然災害:全年全州發生各類自然災害34起,造成9.99萬人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5人,因災傷病10人,緊急轉移安置2573人。全州農作物受災面積2211公頃,其中成災1881公頃,絕收672公頃;草場受災面積3084公頃;因災死亡大牲畜439頭,因災死亡羊691只;倒塌房屋42戶214間,嚴重損壞530戶1604間,一般損壞5292戶10269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1.59億元。
 
注: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數據以2019年《甘南統計年鑒》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各行業增加值為甘南州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修訂銜接后數據。銜接后2018年全州地區生產總值為207.05億元。
 
3.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各行業增加值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4.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5.固定資產投資按現行統計口徑,不含農戶投資,包括計劃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兩部分。
 
6.公報中增長速度均以上年為基年對比。
 
7.本公報中城鎮新增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勞務輸轉、社會保障等數據來自州人社局、州醫保局;財政數據來自州財政局;農業機械總動力數據來自州農業農村局;耕地、園地、牧草地灌溉面積數據來自州水務局;外貿進出口總額數據來自州商務局;機動車保有量數據來自州車輛管理所;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客運量、客運周轉量數據來自州運管局;郵電業務總量、固話用戶、移動電話用戶、互聯網用戶、快遞數據來自州郵政管理局、電信公司、聯通公司、移動公司;文化、廣播、旅游數據來自州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甘南州中心支行;保險數據來自中國銀保監會甘南監管局;衛生數據來自州衛生健康委;教育數據來自州教育局、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科技數據來自州科技局、州市場監管局;藏漢兩文報紙發行數據來自州報社;體育數據來自州體育局;社會服務數據來自州民政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州生態環境局;年平均氣溫、年總降水量數據來自州氣象局;安全生產、自然災害數據來自州應急局;脫貧攻堅數據來自州扶貧辦;總人口、藏族人口數據來自州公安局。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 亚洲国产专区校园欧美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另类卡通动漫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网站 | 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的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