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支持青海等省藏區發展的歷史機遇,著力推動“四個發展”,堅定信心,開拓進取,狠抓落實,全州國民經濟實現了較快發展。
一、綜合
經濟總量:全年全州生產總值69.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8.73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30.86億元,增長28.0%;第三產業增加值20.30億元,增長12.4%。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為6.3%、71.1%和22.6%,拉動生產總值增長1.1、12.6和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2009年的27:45:28轉變為2010年的27:44:29。
財政:全年全州財政收入5.42億元,比上年增長36.0%。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03億元,增長24.5%。實現增值稅0.28億元,企業所得稅0.13億元,個人所得稅0.0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9%、152.7%和12.9%。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37.69億元,增長62.1%。其中: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5.73億元,增長29.7%;教育支出7.20億元,增長44.6%;醫療衛生支出3.37億元,增長41.3%;環境保護支出2.31億元,增長43.4%;農林水事物支出5.26億元,增長58.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0.86億元,增長1.7倍;科學技術支出0.09億元,增長98.2%;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05億元,增長1.1倍;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93億元,增長31.9%。
物價:全州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4.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8.7%;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1.1%;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上漲2.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2.0%;交通和通訊類價格下降0.8%;居住類上漲2.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5.3%;衣著類價格上漲2.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5.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3.9%。
表1 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單位:%
指標名稱 全州 漲幅比上年提高(+)或下降(-)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 4.3 3.1
食品 8.7 7.4
煙酒及用品 1.1 -0.6
衣著 2.3 0.7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2.3 -1.3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2.0 持平
交通和通信 -0.8 2.2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5.3 6.2
居住 2.1 -2.3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 5.6 8.8
商品零售價格 3.9 2.9
就業:年末全州城鄉就業人員75424人,比上年末減少946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2873人,減少13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5%,就業形勢保持基本穩定。
二、農業和畜牧業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30.81萬畝,比上年增加4.79萬畝,增長3.8%。其中:糧食播種面積54.72萬畝,增長3.4%;油料播種面積55.44萬畝,增長0.9%;藥材播種面積0.18萬畝,增長2.6倍;蔬菜種植面積2.31萬畝,下降10.5%;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18.16萬畝,增長19.3%。全年糧食產量11.30萬噸,比上年下降4.2%;油料產量4.49萬噸,比上年下降4.4%;蔬菜產量3.56萬噸,比上年下降11.5%。
表2 2010年農作物播種面積及農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單位 全州 比上年增長(%)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 萬畝 130.81 3.8
#糧食 萬畝 54.72 3.4
#小麥 萬畝 20.67 6.1
青稞 萬畝 28.89 4.0
馬鈴薯(折純糧) 萬畝 2.29 4.6
油料 萬畝 55.44 0.9
#油菜籽 萬畝 54.68 0.7
藥材 萬畝 0.18 260.0
蔬菜 萬畝 2.31 -10.5
其他 萬畝 18.16 19.3
農產品產量
#糧食 萬噸 11.30 -4.2
#小麥 萬噸 5.35 -7.7
青稞 萬噸 4.62 -1.4
馬鈴薯 萬噸 0.76 11.0
油料 萬噸 4.49 -4.4
#油菜籽 萬噸 4.40 -4.2
藥材 噸 211 -40.7
蔬菜 萬噸 3.56 -11.5
全年全州育活仔畜200.03萬頭(只),比上年下降1.7%,仔畜成活率93.9%,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成幼畜死亡 6.4萬頭(只),比上年下降2.1%,成幼畜死亡率1.37%,與上年持平;出欄215.43萬頭(只),比上年下降3.6%,出欄率46.1%,下降0.4個百分點;商品率39.9%,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年末草食畜存欄461.09萬頭(只),比上年末下降1.3%。肉類總產量5.28萬噸,比上年下降2.1%;毛產量0.46萬噸,增長1.5%;奶產量4.3萬噸,下降1.3%。
表3 2010年主要畜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肉類 噸 52750 -2.1
#豬肉 噸 3525 19.0
牛肉 噸 19378 -9.1
羊肉 噸 29463 0.8
牛奶 噸 43030 -1.3
羊毛 噸 4871 1.5
羊絨 噸 283 0.5
禽蛋 噸 1.56 2.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州全部工業增加值18.53億元,比上年增長50.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45億元,比上年增長53.6%。從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81%,非國有企業增長32.8%。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33.8%,重工業增長64.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6.8%,提高2.3個百分點。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增長。
表4 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行業增加值
單位:萬元
行業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長(%)
電力生產業 130486.9 81.5
醫藥制造業 616.9 9.9
紡織業 6920.9 23.9
農副食品加工業 2591.5 91.8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423.9 30.0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14319.6 39.6
熱力供應業 151.2 -6.7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12877.3 -1.1
電力供應業 4197.1 -0.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429.8 -10.7
食品制造業 753.3 27.5
金屬制品業 682.4 57.5
表5 2010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減(%)
發電量 億千瓦時 175 67.3
長毛絨 萬米 27 24.5
自來水 萬噸 486 28.0
紅 磚 萬塊 6672 17.4
羊毛被 萬床 2 24.1
牛 奶 噸 3683 40.6
酪朊酸納 噸 272 76.6
牛肉干 噸 313 22.2
牛肉派 噸 174 123.6
牛肉醬 噸 173 111.0
酸 奶 噸 782 104.2
棉 紗 噸 2693 46.6
飼 料 噸 5027 61.8
銅精礦含銅量 噸 5725 -20.0
鉛精粉 噸 3341 98.0
鋅精粉 噸 6918 32.6
水 泥 噸 40823 -6.7
硅 鐵 噸 15709 116.2
鉻 鐵 噸 26444 28.5
硅 鉻 噸 8572 41.7
鮮、冷藏肉 噸 993 313.8
精制食用植物油 噸 1289 225倍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0.61億元,比上年增長38.5%,實現利潤1.85億元,增長166.4%。
表6 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及增長速度
單位:萬元
指標名稱 全州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 18494.7 166.4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4404.8 66.1
股份制企業 5010.4 66.3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9655.0 67.7
#私營企業 3857.8 312.6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12.33億元,比上年增長0.3%。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10個,利潤總額794萬元,比上年增長1.5倍。
四、固定資產投資與房地產開發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9.17億元,比上年增長8.7%。分城鄉看:城鎮投資52.82億元,增長7.5%;農村投資16.35億元,增長12.9%。從投資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54.84億元,增長2.4%;民間投資14.23億元,增長43.8%;港澳臺及外商投資0.1億元,下降38.7%。從產業看:三次產業投資分別為10.57億元、24.98億元和33.62億元,分別增長34.5%、-23.8%和46.3%。
表7 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分行業情況
單位:萬元
指標名稱 全州 比上年增減(%)
(一)農、林、牧、漁業 100428 40.5
(二)采礦業 6717 15.9
(三)制造業 40444 82.6
(四)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201557 -31.6
(五)建筑業 981 -81.4
(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198503 50.1
(七)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5356 365.7
(八)批發和零售業 3695 -14.0
(九)住宿和餐飲業 11215 142.2
(十)金融業 67 -66.5
(十一)房地產業 51452 90.6
(十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750 44.2
(十三)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0 -100
(十四)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25564 81.6
(十五)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400 700.0
(十六)教育 15320 -35.6
(十七)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6626 99.5
(十八)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4981 124.7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8269 -37.5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23億元,比上年增長2.2%。施工房屋面積19.6萬平方米,下降12.9%;竣工房屋面積4.1萬平方米,下降45.0%。商品房銷售面積5.4萬平方米,下降55.6%;商品房銷售額1.04億元,下降50.7%。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37億元,比上年增長19.6%。按銷售地區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05億元,增長18.2%;農村消費品零售額5.32億元,增長22.1%。按行業分:批發業消費品零售額1.74億元,增長12.4%;零售業9.72億元,增長18.6%;住宿和餐飲業2.91億元,增長28.2%。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75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年末全州公路通車里程8980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891公里。
年末全州機動車保有量25026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輛等),比上年末增長31.9%。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8368輛,增長39.2%。
表8 2010年公路運輸完成貨物、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減(%)
公路通車里程 公里 8980 26.7
公路貨物運輸量 萬噸 750 10.0
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 萬噸/公里 242048 24.5
公路旅客運輸量 萬人(次) 902 20.9
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 萬人/公里 48467 23.7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達1.22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郵政業務量0.11億元,增長13.9%;電信業務量1.11億元,增長10.4%。年末移動電話用戶27.10萬戶,比上年末增長34.5%;固定電話用戶3.82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5.1%。其中:農村固定電話用戶1.59萬戶,下降5.4%。年末全州國定和移動電話總數達30.92萬戶,比上年末增加7.45萬戶,電話普及率68部/百人。
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8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0.8%。旅游總收入0.93億元,增長49.8%。
七、金融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0.6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7.9%,其中:企業存款4.78億元,儲蓄存款28.53億元,分別增長23.6%和24.7%。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4.7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6.2%,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0.16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4.58億元,分別增長31.7%和284.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0.65億元,比上年增長48.9%,其中:壽險保費收入0.27億元,增長46.3%;財產險保費收入0.38億元,增長50.8%。全年保險賠付額0.19億元,比上年下降18.4%,其中,壽險賠付額0.03億元,增長3.2%;財產險賠付額0.16元,下降20.9%。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全州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51所(寄宿制中小學65所,在校生57625人),在校學生89434人。其中:小學77所,在校生46949人;中學21所,在校生27369人;幼兒園149所,幼兒園在園幼兒11613人;特殊教育學校2所,在校生27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生3476人。全州教職工總數為5466人,擁有專任教師4799人。“兩基”人口覆蓋率達100%,學齡兒童入學率99.5%,初中階段凈入學率達到83.5%。青壯年非文盲率達98.7%。
表9 2010年各類教育招生、在校、畢業生人數
學校數(所) 招生數(人) 在校生(人) 畢業生(人)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 2 1595 3476 720
普通中學 21 9152 27369 6896
高中 - 2844 7510 1987
初中 - 6308 19859 4909
普通小學 77 6983 46949 7302
特殊教育學校 2 8 27 0
幼兒園 149 8503 11613 3548
全年開展科技培訓6期,培訓378人(次);開展農牧民實用技術和技能培訓168期,培訓12620人(次),培訓種養大戶、科技示范戶、科技帶頭人256人,開展科普宣傳活動6次,宣傳人數達15000多人(次),發放科普知識宣傳手冊788本、各類宣傳資料35134份。“兩百”工程選派科技特派員121名,分別聯全州100個農牧科技示范村。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州共有藝術事業機構1個,圖書館事業機構6個,文物事業機構6個,群眾文化事業機構6個。開展各類文藝演出191場(次),觀眾12.5萬人(次),周末廣場文藝演出22場(次),觀眾3萬人(次),文化三下鄉活動達109場(次),觀眾12.1萬人(次)。全州廣播電視臺(站)6座,電視、調頻轉播發射臺和轉播站321座。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為89.9%和92.0%,分別提高0.36和0.96個百分點。
年末全州擁有鄉級以上公立醫療衛生機構63個。其中:綜合醫院5所,中藏醫院5所,中心血站1所,衛生監督所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鄉鎮衛生院40所。牧場醫院1所,村衛生室423個。共開設病床1438張,平均每千人擁有病床3.2張。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26人。全年全州孕產婦、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 61.5/10萬、12.9‰、15.1‰。
2010年組隊參加了省運會九大項的比賽,有164名運動員參加了籃球、足球、射箭、摔跤、健美操、門球、太極拳、田徑等項目的比賽,獲得22枚金牌、8枚銀牌、12枚銅牌,3個團體第一名、1個團體第二名、1個團體第三名和2個體育道德風尚獎。
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54.52元,比上年增長9.6%。城鎮居民人均年總收入13459.87元,增長8.6%。其中:人均工薪收入9929.79元,增長6.9%;人均家庭經營性收入1485.26元,增長14.4%;人均財產性收入165.14元,增長27.8%;人均轉移性收入1879.68元,增長12.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9659.57元,比上年增長12.7%,恩格爾系數為33%。
全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490.36元,比上年增長17.5%,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691.52元,增長21.4%;人均家庭經營收入3178.50元,增長19.0%;人均轉移性收入475.4元,增長8.5%;人均財產性收入144.94元,增長1.1%。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694.94元,比上年增長22.4%,恩格爾系數為46%。
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1567人,比上年末增長6.3%,其中:實際繳費人數10450人;離退休人員2922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人數27708人,比上年末增長3.6%,其中:在崗職工20418人,離退休人員7290人,分別增長3.4%和4.1%;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5800人,比上年末增長21.7%;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牧民300000人,比上年末增長0.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0.42億元,累計受益180000人(次)。城鎮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5030人,比上年末增長3%。參加城鎮工傷保險人數11580人,比上年增長17.8%,其中:農民工948人,增長10%。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0500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農牧民33000人。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州建設占用耕地53.35公頃。當年凈減少耕地2.96公頃。
全年水資源總量38.88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9.42%;人均水資源8600立方米,增長8.7%。歷年平均降水量324.7毫米(1981年到2010年),當年降水量為328.8毫米,比歷年平均高出4.1個毫米。全年總用水量3.27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6%。其中:生活用水增長0.7%,工業用水增長1.2%,農業用水下降9.5%。人均用水量724立方米,下降8.1%。
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勘查,現已發現的礦種有45種礦藏,已探明的主要礦種有銅、鉛、鋅、白鎢、金、大理石等29種礦藏,尤其是銅儲量相當可觀,是全國四大后備銅礦之一,占全省保有資源儲量的47.6%。
全年全州林業共投入資金2.06億元,比上年增長1.5%。完成當年造林面積6.28萬畝,比上年下降27.7%。幼林撫育面積28.29萬畝,下降28.9%。成林撫育面積6.87萬畝,增長100%。零星植樹155萬株,下降12.1%。
全年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總量9.77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3.9%。原煤消費量1.57萬噸,下降25.9%;焦炭消費量3.86萬噸,增長20.3%;電力消費量4.04億千瓦時,增長20.2%。
全年平均氣溫為5.36℃,比上年年平均偏低0.44℃。
全年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94.6%,比上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
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56人,比上年下降5%。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1人,下降20.6%。
注: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核算數據。最終核算以《海南統計年鑒—2010》刊發數據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按現行價計算,增長幅度按可比價計算。
3、水資源數據為2009年青海省水資源公報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