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總基調,全力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全市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綜合
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78.53億元,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10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514.50億元,增長18.0%;第三產業增加值427.93億元,增長9.7%。第一產業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為1.2%,拉動經濟增長0.1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貢獻率為69.3%,拉動經濟增長9.7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拉動8.6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貢獻率為29.5%,拉動經濟增長4.1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2年的3.7:51.6:44.7調整為2013年的3.7:52.6:43.7。
全年人均GDP為43346元,折合美元為6999美元,增長13.0%。
2013年,我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8%。
表一:2013年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度
單位:%
指標名稱
漲幅比上年提高(+)或下降(-)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3.8
食品8.1
煙酒及用品-0.4
衣著1.3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0.6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1.5
交通和通信-1.7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0.9
居住4.4
二、農業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82.95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85.48萬畝,下降1.9%;油料播種面積48.54萬畝,下降5.1%;蔬菜播種面積32.32萬畝,增長0.3%;中草藥材播種面積1.30萬畝,增長43.0%;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15.31萬畝,增長31.96%;油料、蠶豆、馬鈴薯、蔬菜特色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21.86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66.6%。
全年生豬出欄47.10萬頭,增長3.1%;牛出欄21.07萬頭,下降1.0%;羊出欄65.17萬只,下降4.9%;肉用家禽出欄94.16萬只,下降5.1%。肉產量7.19萬噸,下降4.5%;牛奶產量14.21萬噸,增長6.4%;禽蛋產量8627噸,增長8.0%。
表二:2013年主要農畜產品產量
單位:萬噸
產品名稱產量增速(%)
糧食23.57-3
油料8.81-4.8
蔬菜76.110.9
肉類7.19-4.5
豬肉3.48-3.1
牛肉2.35-3.3
羊肉1.05-11
禽蛋0.868
牛奶14.216.4
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積6410公頃;當年幼林撫育作業面積2734公頃;零星植樹491.93萬株;木材采伐運量7055立方米。
截至2013年底,全市931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電話;53.9%的村通有線電視;98.1%的村通自來水;44.1%的村通寬帶。
三、工業
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440.75億元,增長18.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3】增加值380.38億元,增長18.3%。
從輕重工業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67.21億元,增長25.3%;重工業實現增加值313.17億元,增長17.1%。
從經濟類型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286.93億元,增長24.5%;國有企業完成69.77億元,增長4.4%;外商及港澳臺完成13.66億元,下降4.9%;股份合作企業完成4.29億元,下降1.8%;集體企業完成0.55億元,下降15.5%;其他經濟類型完成5.18億元,增長4.3%。
從行業分類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行業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六類高新技術行業共實現工業增加值23.64億元,增長42.9%。
全年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工業增加值281.71億元,增長24.8%,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63.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0.75億元,增長25.7%。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9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21.12億元,增長11.8%;實現稅金總額19.13億元,增長20.6%;實現利潤總額2.92億元,下降5.1%。
表三:2013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增速(%)
焦炭
噸
78491513.2
硫酸
噸
444097-12.2
多晶硅
千克
677886533.2
鋅
噸
9783211.9
發電量
萬千瓦時
100756412.7
水泥
噸
628704160.8
鋼材
噸
1308199-0.3
生鐵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噸
13514614.6
鐵合金
噸
135894625.9
粗鋼
噸
14760234.5
原鋁(電解鋁)
噸
198095310.9
金屬切削機床
臺
458-42.8
乳制品
噸
152825-0.3
飲料酒
千升
11627114.7
中成藥
噸
204332.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5.44億元,增長32.1%。其中,市屬固定資產投資700.79億元,增長28.1%。
從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27.59億元,增長47.6%;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50.45億元,增長27.2%,其中:工業投資385.42億元,增長25.0%;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47.40億元,增長36.6%。
從投資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381.89億元,增長63.2%;民間投資537.21億元,增長19.4%;港澳臺及外商投資6.34億元,下降62.1%。
全市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46.36億元,增長91.1%。
全年億元以上施工項目190個,累計完成投資522.91億元,增長38.4%。
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95.29億元,增長23.4%。房屋施工面積1837.40萬平方米,增長24.8%。房屋竣工面積524.40萬平方米,增長48.6%;商品房銷售面積277.80萬平方米,增長64.4%;商品房銷售額128.57億元,增長62.1%。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全年貨運總量3273萬噸,下降0.2%,其中:鐵路491萬噸,下降14.9%;公路2781萬噸,增長2.9%;航空0.70萬噸,增長45.8%。貨物周轉量226.47億噸公里,增長1.0%,其中:鐵路148.61億噸公里,增長0.4%;公路77.75億噸公里,增長2.0%;航空0.11億噸公里,增長40.3%。全年客運總量5402萬人次,增長3.2%,其中:鐵路430萬人次,增長6.5%;公路4816萬人次,增長2.4%;航空156萬人次,增長21.8%�?瓦\周轉量87.90億人公里,增長10.5%,其中:鐵路38.42億人公里,增長8.6%;公路25.68億人公里,增長3.5%;航空23.79億人公里,增長22.9%。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27.63億元,增長3.5%,其中:郵政1.23億元,增長3.4%;電信26.40億元,增長3.6%。年末市話用戶66.19萬戶,增長2.6%,其中:住宅電話42.34萬戶,下降10.8%。移動電話用戶275.90萬戶,增長4.6%�;ヂ摼W用戶38.70萬戶,增長11.4%。
六、國內外貿易和旅游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07億元,增長15.0%。
從銷售地區看,城鎮實現零售額335.89億元,增長14.8%;鄉村實現零售額29.18億元,增長17.4%。
從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88.86億元,增長15.4%;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66.16億元,增長15.5%;住宿業實現零售額4.45億元,增長1.1%;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60億元,增長1.5%。
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的25個大類中,基礎型的服裝、鞋帽、針織品類,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家具類,日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合計36.80億元,增長15.0%;中高端消費中的金銀珠寶和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44.6%、23.9%。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124115萬美元,增長32.9%。其中:實現進口總值46242萬美元,增長70.0%;實現出口總值77874萬美元,增長17.6%。
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306.83萬人次,增長15.9%。旅游總收入100.76億元,增長34.0%。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7.11億元,增長22.5%,其中:完成稅收收入59.68億元,增長24.0%。全年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07.57億元,增長12.0%,其中教育支出30.77億元,下降28.3%;科學技術支出1.66億元,增長33.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38億元,增長28.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69億元,增長20.5%;醫療衛生支出15.17億元,增長14.7%;節能環保支出21.43億元,增長1.77倍;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5.48億元,增長62.2%。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822.47億元,比年初增加456.91億元,同比增長19.4%,其中個人存款余額999.69億元,增長20.9%。各項貸款余額2727.69億元,比年初增加466.84億元,同比增長20.8%,其中:短期貸款余額665.68億元,增長34.3%;中長期貸款余額1928.16億元,增長18.3%。
全年保費收入24.53億元,增長7.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1.98億元,增長17.5%;人壽險保費收入12.55億元,下降0.3%。全年賠款支出7.00億元,增長29.1%,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4.48億元,下降5.0%;人壽險賠款支出2.52億元,增長2.82倍。
八、教育、文化和衛生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9所,在校學生63918人;普通中學136所,在校學生118739人;中等職業學校19所,在校學生40425人;小學181所,在校學生153021人;特殊教育學校3所,在校學生553人;幼兒園359所,在園幼兒70392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升學率94.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8.0%。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圖書館6個,博物館8個。全市有廣播電視臺2座,廣播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7.9%和99.4%,有線電視用戶48.38萬戶。出版各類報紙15種,11710萬份;雜志50種,396萬冊;圖書509種,1316萬冊。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1550所,其中:醫院52所;衛生技術人員1705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323人;衛生機構床位數14120張;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7.55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226.76萬人,較上年增長0.9%。全市出生人口2.26萬人,死亡人口1.02萬人,出生率10.02‰,死亡率4.53‰,自然增長率為5.49‰。全市城鎮人口為153.74萬人,占常住人口的67.8%;鄉村人口為73.0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2.2%。全市暫住人口為45.36萬人。
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為58.8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5.9%,其中:回族人口36.87萬人,占16.3%;藏族人口為12.45萬人,占5.5%;土族5.86萬人,占2.6%。
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444元,增長10.3%。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607元,增長12.3%,其中:食品支出5333元,增長12.2%。農民人均純收入9004元,增長15.4%,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563元,增長9.4%。
2013年全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單位4760個,參保職工46.53萬人(含離退休),養老保險基金累計支出38.18億元;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3167個,參保人數26.62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費用支出9.93億元;工傷保險參保單位3629個,參保人數17.41萬人,工傷保險費用支出8657萬元;生育保險參保單位1999個,參保人數8.73萬人,生育保險費用支出1794萬元。
全年累計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86萬人,年末實有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04萬人,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2.7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4%。
年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貼人數為6.3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貼人數為9.2萬人。全年累計兌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7366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4101萬元。
注:[1]本公報中社保、民政、文化、廣播電視、衛生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口徑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4]郵電業務總量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