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統計局2018-04-04
2017年,面對經濟發展新動能基礎薄弱、傳統產業發展空間趨緊、環保和安全生產要求更加嚴格諸多因素制約,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州上下認真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著力推進“四個轉變”,著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民生事業全面發展,物價持續穩定。
一、綜合
經省統計局核定,全年全州地區生產總值82.9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下降2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81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23.83億元、下降45.5%,第三產業增加值39.28億元、下降1.6%。常住人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9391元,比上年下降20.9%。
三次產業比由上年17.7:44.1:38.2調整為23.9:28.7:47.4。
公安部門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末全州戶籍人口29.68萬人。按城鄉分,城鎮人口8.94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30.12%,比上年末提高0.66個百分點;鄉村人口20.74萬人、占69.88%。少數民族人口20.12萬人,占67.79%。
省統計局核定反饋的常住人口顯示:2017年末,海北州常住人口28.3萬人。按城鄉分,城鎮常住人口10.7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38.02%;鄉村常住人口17.54萬人,占61.98%。
全年全州城鎮新增就業313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1%,全年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50440人次。
全年省定監測點海晏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上年上漲1.9%。
全年全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78億元、同口徑增長6.2%。全州公共財政預算支出86.09億元、同比增長14.3%。
二、種植業和畜牧業
全年全州農作物總播種面積81.28萬畝、比上年增長5.3%,其中,糧食作物27.57萬畝、增長16.1%,油料作物45.86萬畝、增長9.4%,飼草料4.85萬畝、下降64.3%,蔬菜等特色種植3萬畝、增長89.9%,糧油草特種植結構由上年29.4:51.8:16.8:2調整為33.9:56.4:6:3.7。繁活各類仔畜191.92萬頭只、比上年增長0.7%,繁活率由上年的89.17%提高到91.02%,成畜損亡4.24萬頭只、損亡率1.26%,總增牲畜187.68萬頭只、增長0.8%,出欄牛羊220.65萬頭只、增長5.6%,出欄率由63.1%提高到66.6%。糧食產量8.41萬噸、增長35.5%,油料產量5.11萬噸、增長14.8%,蔬菜產量1.03萬噸、增長2%,各類肉產量5.85萬噸、增長5.2%,牛奶產量4.82萬噸、增長4.1%。
2017年主要農畜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
產量(噸)
比上年增長(%)
糧食作物
84078
35.5
#青稞
47003
64.8
馬鈴薯
31148
12.3
油料作物
51132
14.8
肉類總產量
58516
5.2
#豬肉
4664
5.1
牛肉
17477
4.9
羊肉
35970
5.6
牛奶產量
48201
4.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57%。其中,輕工業增加值下降67.3%,重工業增加值下降5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中,光伏發電量2.44億千瓦時、增長12.5%,銅金屬含量0.19萬噸、下降86.9%,鮮冷藏肉0.28萬噸、下降74.3%,精制食用植物油0.85萬噸、下降60.6%,微生物肥料5.35萬噸、下降54%,瀝青1.03萬噸、下降53.8%,原煤159.35萬噸、下降39.1%,水力發電量12.6億千瓦時、下降9.2%,飼料0.79萬噸、下降2.5%。
全年全州建筑業增加值12.5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31.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飛地同口徑)109.19億元、下降15.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7.86億元,下降31.6%;第二產業投資18.17億元,下降17.8%;第三產業投資83.16億元、下降12.8%。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由上年8.1:24.4:67.5調整為7.2:16.6:76.2,第三產業占比提高8.7個百分點。
全年全州房地產開發投資4.35億元,比上年下降27.4%。其中,商品住宅投資3.31億元,下降38.1%;商業營業用房投資0.74億元,增長30.7%。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1億元、比上年增長9.8%。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全州公路通車里程1008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1公里。全年全州公路運輸業完成客運量842.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旅客周轉量22309.1萬人公里、增長10%,公路貨運量282.7萬噸、增長10%,貨運周轉量37257.7萬噸公里、增長9.9%。
全年全州郵政業務總量1667.83萬元,同比增長6.8%;電信、移動、聯通業務量17607萬元,增長10.2%。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554.91萬件,下降2.4%,快遞業務量22.79萬件、增長30%,快遞業務收入554.26萬元、增長26.9%。
全年實現旅游人數862.7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6%;旅游總收入26.62億元,增長30.2%。
七、金融和保險
12月末,全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68.09億元、同比增加25.59億元、增長1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73.96億元、同比增加14.39億元、增長24.2%;存貸比由上年的2.39:1縮小到2.27:1。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9390萬元,比上年增長47.2%;保險賠付額7206萬元,比上年下降33.3%。
八、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根據國家統計局海北調查隊提供的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資料,全年全州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60元、比上年增長9.8%。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67元、增長9.1%,增幅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4元、增長9.1%,增幅與上年持平。
2017年末,全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16713人,比上年末增加602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21397人,比上年末增加383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39310人;醫療保險參保277089人,比上年末增加4717人;失業保險參保12729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工傷保險參保18905人,比上年末增加546人;生育保險參保15567人,比上年末增加50人。年末全州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915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8834人。
九、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體育
全年全州各級各類學校202所,其中:普通小學30所、普通中學11所、幼兒園156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場礦中小學2所;全州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54041人,其中:小學生在校生22453人,普通中學在校生17460人(高中6160人、初中11300人),在園(班)幼兒10487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350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34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8.1%、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5.5%。
全年落實省、州、縣科技研發及成果推廣項目30余項,“高原之家”項目總投資3200萬元,在貧困村實施《海北州科技產業化扶貧項目》等7項科技扶貧項目,共資助資金150余萬元。
年末全州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群藝館1個,文化館4個,公共圖書館5個,文物局1個,博物館2個,文物管理所4個;廣播電視轉播臺(站)20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2.63萬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我州214個行政村農牧家書屋和26座藏傳佛教寺院書屋全面覆蓋。年內共有21個項目列入第二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目錄;10個項目進入青海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公示名單。出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典》、《祁連阿柔逗曲》、《剛察寺院藏戲》、《金銀灘越弦》、《剛察拉伊酒曲》、《剛察大寺藏戲歷史》、《邊麻掌眉戶戲劇本》書籍,出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集》影像資料。征集民俗實物479件/套,建立傳習所30個、建立傳習隊伍33支,人數達518人。體育工作呈現新的亮點,圓滿完成2017青海?崗什卡國際滑雪登山挑戰賽開幕式和閉幕式各項工作,此次比賽標志著崗什卡滑雪登山活動成功升級為國際賽事;舉辦了2017中國國際露營大會(祁連站)活動;協辦了第十六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全國殘疾人自行車錦標賽、第七屆環青海湖大學生公路自行車賽、第五屆環青海湖殘疾人公路自行車賽海北賽段賽事,提高了舉辦大型賽事的水平,擴大了海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舉辦了青海省氣排球巡回展海北州站、“河清海晏”杯青海省第三屆民族式摔跤暨國際式摔跤錦標賽、2017青海“健康高原、科學健身”國民體質測試比賽海北分站賽、干部職工徒步登山賽等,組隊參加了青海省第三屆少數民族中學生運動會和青海省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廣播影視工作成效顯著,播發漢語新聞5481條,向《青海新聞聯播》選送新聞187條,采用播出123條。圍繞不同階段宣傳主題,開設了《中央環保督查邊督邊改進行時》《砥礪奮進的五年攻堅克難輝煌海北》《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10個專欄。完成藏語新聞2181條,向省安多衛視選送新聞稿件136條,播出101條,譯制完成《幸福家園》《山高人為峰》等5部藏語專題片。有18件廣播電視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3件、二等獎7件、三等獎7件、優秀獎1件。電視長消息《一本萬事通》分獲青海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和青海新聞獎二等獎。藏語中心選送的新聞《牧民俄和加和他的書屋》《全國首個藏漢雙語電商走近牧區》分別獲得五省區藏語節目評析一等獎和青海省少語新聞一等獎。“夢幻海北”手機臺在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新媒體融合創新研究實驗室、山東廣播電視臺舉辦的媒體融合轉型評選中,榮獲“融媒先鋒”獎。
十、衛生
年末全州各類衛生機構67個(州、縣、鄉三級),床位數1254張。其中,醫院10個、鄉鎮衛生院3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衛生監督所5個、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服務站)5個、中心血站1個、健康教育所1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314人,其中:執業醫師435人,執業助理醫師139人,注冊護士442人。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年末全州自然保護區2個,面積128.96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49.52萬公頃。森林面積60.15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7%。濕地面積44.662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面積44.576萬公頃。國家重點公益林管護面積32.2萬公頃,天然林保護面積28.57萬公頃。
全年全州共發生各類事故22起、比上年減少2起,死亡20人、比上年減少4人。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20起、比上年增加1起,死亡18人、比上年減少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