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州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應對錯綜復雜的經濟運行環境及各種挑戰,牢固樹立新的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圍繞調結構、轉方式和加快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努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發展效益,確保經濟穩中向好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一、經濟總量和結構
全州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61835萬元,同比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83965萬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60529萬元,同比增長10.4%;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17341萬元,同比增長6.5%。全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990元,同比增長5.22%。
從三次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18%,同比提高0.2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為34.76%,同比提高0.2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為47.06%,同比降低0.5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由上年17.90:34.48:47.62轉變為18.18:34.76:47.06。
二、農牧業
全州完成農牧業總產值101873.9萬元,同比增長3.95%;農牧業增加值85536.87萬元,同比增長3.82%。
共育活各類仔畜34.03萬頭只,繁活率53.07%;損亡各類成畜2.53萬頭只,損亡率為1.92%;出欄各類牲畜35.24萬頭只,出欄率為26.74%,其中:出售商品畜31.72萬頭只,商品率為24.07%;總增各類牲畜31.5萬頭只,總增率為23.91%,年末存欄各類牲畜128.13萬頭只,其中:能繁殖母畜66.98萬頭只,母畜比例52.28%。
牛奶產量24928.63噸、肉類產量22795噸、綿羊毛產量241.59噸、牛毛絨產量343.28噸。
農作物播種面積4606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4050畝。糧食產量675噸,油料產量10噸,蔬菜產量207噸。
三、工業
全州完成工業增加值25662.6萬元,同比下降27.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6839.5萬元,同比下降40.4%;規模以下工業完成增加值8823.1萬元,同比增長30.5%。
規模以上工業看:青海威斯特銅業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業增加值13877.7萬元,同比下降51.1%;國有企業果洛州供電公司完成工業增加值2357.1萬元,同比增長19.1%;青海五三六九生態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業增加值423.3萬元,同比下降26.8%;果洛金草原有機牦牛肉加工有限公司完成工業增加值181.4萬元。
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銅金屬含銅量4572噸,同比下降50.2%,規模以下企業發電量30955.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0.9倍;自來水399.96萬噸,同比增長26.39%;生產藏雪茶796.75公斤,同比下降65.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州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7033萬元,同比增長26.70%。全州500萬元以上項目520個。
從三次產業投資看,第一產業投資完成13313萬元,同比下降8.03%,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3.27%。第二產業投資完成155393萬元,同比增長99.4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38.17%。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完成投資104696萬元,同比增長1.24倍。第三產業投資完成238327萬元,同比增長4.17%,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58.55%。其中:批發和零售投資完成3469萬元,同比下降51.38%;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完成投資40650萬元,同比增長2.03倍;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完成投資92654萬元,同比增長57.86%;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完成投資3888萬元,同比增長5.63%。
從基礎設施投資看,全州基礎設施完成投資239595萬元,與上年持平。
從登記注冊類型看,民間投資29194萬元,同比增長39.91%,占全州投資總量的7.17%;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377332萬元,同比增長25.61%,占全州投資總量的92.70%;股份有限公司投資507萬元,占全州投資總量的0.13%。
五、貿易業和物價
全州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714.6萬元,同比增長6.3%。
從城鄉區域消費看: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1794.8萬元,同比增長6.3%;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1919.8萬元,同比增長6%。
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5554.9萬元,同比增長6%,住宿餐飲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8159.7萬元,同比增長8.4%。
居民消費價格累計同比指數為102.9。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構成中,食品煙酒類價格指數為106.5;衣著類價格指數為99.2;居住類價格指數為100.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指數101.0;交通和通信類價格指數為98.4;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指數為104.2;醫療保健類價格指數為101.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指數為105.1。
六、財政、金融
全州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8919萬元,同比下降18.12%。其中:稅收收入8682萬元,同比下降25.57%;非稅收入10237萬元,同比下降10.53%。稅收收入中:增值稅4374萬元,同比下降3.53%;企業所得稅396萬元,同比下降41.07%;個人所得稅955萬元,同比下降55.25%;資源稅238萬元,同比下降69.91%;城市維護建設稅863萬元,同比下降9.54%;房產稅632萬元,同比下降25.12%;印花稅208萬元,同比下降6.31%;城鎮土地使用稅44萬元,同比下降33.33%;土地增值稅102萬元,同比增長2.64倍;車船稅598萬元,同比增長32.59%;耕地占用費19萬元,同比下降97.87%;契稅234萬元,同比增長2.25倍;環境保護費19萬元,同比增長8.5倍。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938127萬元,同比增長5.6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93239萬元,同比下降9.28%;公共安全支出40114萬元,同比增長0.85%;教育支出111228萬元,同比增長11.31%;科學技術支出3713萬元,同比下降1.1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5417萬元,同比增長41.9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4487萬元,同比增長23.46%;衛生健康支出66721萬元,同比增長8.66%;節能環保支出61675萬元,同比增長37.85%;城鄉社區事務支出83628萬元,同比增長69.42%;農林水事務支出252334萬元,同比下降8.26%;交通運輸支出8503萬元,同比下降59.60%;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856萬元,同比增長35.77%;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4791萬元,同比下降6.46%;住戶保障支出46960萬元,同比下降7.42%;債務付息支出2969萬元,同比增長1.26倍。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266777萬元,同比下降0.73%,其中住戶存款余額350406萬元,同比增長3.63%。各項貸款余額320514萬元,同比增長37.08%,其中住戶貸款96859萬元,同比增長48.66%。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州公路通車里程13220.62公里,其中:國家高速693公里,國道1708公里,省道1049公里,縣道1180.14公里,鄉道4073.99公里,村道4166.93公里,專用道349.56公里;客運班線省際4條,市際8條,縣際1條;客運站37個,其中一級站1個,三級站5個,四級站3個,五級站26個,簡易站2個;客車55輛,其中:班線客運37輛,農村客運18輛;全州客運量40.56萬人,同比增長3.02%,旅客周轉量10173.36萬人公里,同比增長18.43%;貨運量55.71萬噸,同比下降0.32%;貨物周轉量17473.81萬噸公里,同比增長1.44%;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3個,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1個。
全州郵政局(所)44個,其中:城鎮6個,農村38個;郵政業務總量1183.8萬元,同比增長36.77%;全州電信局(所)8個,其中:城鎮6個,農村2個;電信業務總量19567萬元(含移動和聯通),同比下降3.32%;全州固定電話用戶14188戶,同比下降2.58%;移動電話用戶203570戶,同比增長0.1%,其中:電信59510戶,移動95242戶,聯通48818戶;全州互聯網用戶39430戶,同比增長29.63%。其中:電信互聯網用戶20050戶,移動互聯網用戶18173戶,聯通互聯網用戶1207戶。
旅游方面。全州旅游景點70處,其中國家地質公園2處,3A級景區15處;全年來州旅游人數39.22萬人次,同比增長20.31%,旅游總收入28144.16萬元,同比增長19.89%。
八、環境保護和林業
環境監測情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優良率為98.5%。
全州12個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達到Ⅱ類水質標準;用水總量2652.23萬立方米,控制在3600萬立方米指標之內;9個水功能區達到或優于考核水質目標,達標率100%。
天保及公益林管護。天然林管護面積804.97萬畝,重點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管護面積729.8萬畝,森林覆蓋率為13.3%。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州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29所,其中:幼兒園57所、小學52所、初級中學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9所、高中3所、中等職業學校5所。全州現有在校生52928人,其中本州在校生50897人,異地在校生2031人。本州在校生中,學前教育學生數10212人、小學24224人、初中9639人、高中3027人、中職3795人。異地在校生中,初中745人,高中668人,中等職業學校618人。全州共有畢業生8338人,其中:小學2884人,中學4370人,中等職業學校1084人。全州共有各類學校教職員工3322人,其中:專任教師2460人。專任教師中小學1302人,初中565人,高中241人,中等職業學校110人,幼兒園242人。全州適齡兒童入學率98.35%,初中階段入學率96.8%,高中階段入學率80.23%,學前教育入園率76.69%。全州有青少年活動中心4個。
全州共有科技館1個,高原科技農業示范園2個,科技大篷車3輛。
全州天氣雷達觀測站點1個,衛星云圖接收站點7個;地震觀測臺站6個,其中遙測臺站2個。
十、文化和衛生
全州文化事業單位18個,其中:藝術事業單位1個,圖書館7個,群眾文化事業單位7個,博物館1個,文管所1個,業余體校1個;電影發行機構7個,影劇院4個,電影放映單位14個;廣播站8個,電視轉播臺36個,廣播覆蓋率99.89%,電視覆蓋率99.89%。
全州衛生機構79個(不含診所等),其中:縣及縣以上醫院11個(含4個藏醫院),鄉鎮衛生院4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衛生監督所7個,計劃生育服務站7個,其他2個;衛生人員103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98人(含執業和助理醫師331人,注冊護士213人,藥師24人,技師87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239人),其他人員137人。全州有病床1149張,其中:縣及縣以上醫院有病床834張。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州人口出生率17.90‰,人口死亡率5.15‰,人口自然增長率12.75‰。全州總戶數61127戶,年末常住人口211588人。其中:藏族人口194237人,占總人口的91.80%;農牧業人口161942人,占總人口的76.54%。全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28.02%。
居民收入情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94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工資性收入8698元,占56.14%;經營凈收入4823元,占31.13%;財產凈收入748元,占4.83%;轉移凈收入1225元,占7.9%。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253元,同比增長13.6%。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51元,同比增長6.8%。其中:工資性收入31740元,占89.53%;經營凈收入3817元,占10.77%;財產凈收入332元,占0.9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678元,同比增長6.4%。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43元,同比增長17.1%。其中:工資性收入1366元,占14.94%;經營凈收入5143元,占56.25%;財產凈收入881元,占9.63%;轉移凈收入1754元,占19.1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981元,同比增長23.6%。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情況。城鎮新增就業749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2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32%。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06萬人;企業職工養老參保人數為10921人,同比增長2.97%;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03711人,同比增長4.65%;工傷保險參保14586人,同比增長8.4%;失業保險參保7045人,同比增長11.70%;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332人,同比增長1.27%;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176829人,同比增長0.51%;參加生育保險11768人,同比增長1.99%。
扶貧工作。當年減少貧困人口11694人。
社會福利事業狀況。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07戶,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332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405戶,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8566人。
安全生產情況。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12起,死亡7人,12人受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