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一年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發展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全州各族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化措施、加大力度、攻堅克難,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形勢穩定和促進發展能力提升。從經濟運行情況看,地區生產總值、農牧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金融機構貸款、財政收支、城鄉居民收入均呈不同程度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物價運行穩定,全州經濟形勢總體良好。
一、經濟總量和結構
根據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州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71966.74萬元,同比增長3.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02116.70萬元,同比增長4.7%;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89761.37萬元,同比下降2.2%;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80088.67萬元 ,同比增長7.2%。全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0406元,同比增長2.8%。
從三次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20%,同比降低3.6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為43.12%,同比提高8.9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為41.68%,同比下降 5.2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由上年18.87:34.20:46.93轉變為15.20:43.12:41.68。
二、農牧業
全州不斷創新發展理念,在強化畜牧業常規管理基礎上,堅持以生態農牧業產業化發展為引領,依托生態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大政策資金扶持,鞏固提升生態農牧業產業基地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規模,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有效提高了新型農牧區集體經濟發展水平,促進了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整體效益提高,農牧業生產穩中有增。完成農牧業總產值121151.86萬元,同比增長4.67%。全州牛存欄98.38萬頭,同比減少1.19萬頭,下降1.2%;出欄31.37萬頭,同比增加1.20萬頭,增長3.99%,出欄率31.51%;牛肉產量3.07萬噸,同比增加1211.65噸,增長4.11%;牛奶產量3.27萬噸,同比增加1128.22噸,增長3.57%;羊存欄12.12萬只,同比減少0.42萬只,下降3.33%;羊出欄6.46萬只,同比增加0.32萬只,增長5.25%,出欄率51.52%;羊肉產量1093.66噸,同比增加35.17噸,增長3.32%。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610畝,同比增長0.18%,糧食產量800.51噸,同比下降0.31%;蔬菜產量166.89噸,同比增長2.22%。
三、工業
全州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3%。其中:規模以上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6%;規模以下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98%。規模以上工業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采礦業當年關閉導致全州工業增加值下降;二是由于制造業本年價格較上年有所下降導致工業增加值下降。
從規模以上工業看:全州規模以上企業青海威斯特銅業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2.65%;國有企業果洛州供電公司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6%;青海五三六九生態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2.44%;果洛金草原有機牦牛肉加工有限公司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1.15%;青海瑪沁格曲河梯級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55%。
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看:規模以上企業銅金屬含銅量1671.39噸,同比下降23.5%;規模以下企業發電量7789.78萬千瓦時,同比下降14.69%;自來水539.13萬噸,同比增長16.56%;生產藏雪茶1385.25公斤,同比下降43.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9%,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25倍,投資項目644個。
從三次產業投資完成情況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同比增長31.38%;第二產業完成投資同比下降11.84%;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3.97%。
五、貿易業和物價
全州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561.9萬元,同比增長16.5%。全州網絡零售額1012.2萬元,同比增長269.6%。網絡購物額3.49億元,同比增長9.2%。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0.7%,累計下降0.1%。其中:食品煙酒類、衣著類、教育文化娛樂類、醫療保健類和其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分別上漲0.3%、0.5%、0.2%、1.8%和3.3%;居住類和交通通信類價格分別下降0.1%和2.9%;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持平。
六、財政、金融
全州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732萬元,同比增長21.44%。其中:稅收收入19434萬元,同比增長27.02%;非稅收入16298萬元,同比增長15.3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188241萬元,同比增長18.88%,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0739萬元,同比增長13.04%。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 1268135萬元,同比下降6.15%,其中住戶存款余額447721萬元,同比增長8.72%。各項貸款余額690624萬元,同比增長19.08%,其中住戶貸款 346021萬元,同比增長26.73%。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方面:全州客運班線13條,其中省際 1條、市際 7條、縣際5 條;客運站 35 個,其中一級站 1 個、三級站 5 個、四級站 3 個、五級站 26 個;客運車輛61輛,其中班線客運32 輛、農村客運 29輛;全州客運量10.08 萬人,同比增長15 %,旅客周轉量1949.43萬人公里,同比增長10%;貨運量28.38萬噸,同比增長21 %,貨物周轉量2095.21萬噸公里,同比增長19%;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6個,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1個。
郵電方面:全州郵政局(所)44個,其中城鎮7個、農村37個,郵政業務總量2375.06萬元,同比增長62.35%。全州電信局(所)8個,其中城鎮6個、農村2個,電信業務總量25272萬元(含移動和聯通),同比增長4.43%。全州固定電話用戶15974戶,同比增長10.05%;移動電話用戶257293戶,其中電信61334戶、移動145759戶、聯通50200戶,同比增長3.96%。全州電信互聯網用戶31165戶。
旅游方面:全州旅游人數63.88萬人次,同比增長22.42%,旅游總收入49505.47萬元,同比增長20.65%。
八、環境保護和林業
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100%,PM2.5年均濃度值控制在17微克每立方米。全州14個國、省控地表水監測斷面,7個水功能區水質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100%,7個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含備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久治縣門堂黃河出境水質始終保持在Ⅰ類,全州境內無黑臭水體。
全州國有林管護面積841.32萬畝,非國有林管護面積487.64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62.49%。
九、教育
全州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37所,其中幼兒園69所、小學46所、初級中學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9所、高中3所、中等職業學校5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州現有在校生58895人,其中本州在校生55510人、異地在校生3385人。本州在校生中學前教育學生數10930人、小學28491人、初中9012人、高中2977人、中職4088人、特殊教育12人。異地在校生中初中1790人、高中1447人、中等職業學校148人。全州共有畢業生9120人,其中小學3680人、中學3791人、中等職業學校1649人。全州共有各類學校教職員工5174人,其中專任教師3488人。專任教師中小學1804人、初中684人、高中286人、中等職業學校207人、幼兒園501人、特殊教育6人。全州義務教育鞏固率97.06%,高中階段入學率85.18%,學前教育入園率87.07%。
十、文化和衛生
全州文化事業單位18個,其中藝術事業單位1個、圖書館7個、群眾文化事業單位7個、博物館1個、文管所1個、業余體校1個。廣播站8個,廣播覆蓋率98.83%。電視轉播臺36個,電視覆蓋率98.80%。
全州衛生機構267個(不含診所等),其中縣級以上公立醫院12個(含5個藏醫院)、鄉鎮衛生院4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衛生健康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大隊)7個、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7個,中心血站1所,村衛生室188個。衛生人員162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525人、其他人員208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和助理醫師489人、注冊護士410人、藥師44人、技師82人、未取得資格證的462人。全州有病床1856張,其中縣級以上(包含縣)醫院病床1411張。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州人口情況。全州人口出生率13.40‰,人口死亡率4.75‰,人口自然增長率9.11‰ 。全州總戶數79283戶,年末常住人口22.2萬人,其中藏族人口203661人,占總人口的91.74%。全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36.94%。
全體居民收入情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3元,同比增長7.2%。其中:工資性收入11493元,同比增長5.0%;經營凈收入5680元,同比下降4.1%;財產凈收入1044元,同比增長63.1%;轉移凈收入2387元,同比增長38.5%。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5080元,同比增長14.9%。
城鎮常住居民收入情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65元,同比增長6.4%。其中:工資性收入37436元,同比增長0.8%;經營凈收入5071元,同比增長14.3%;財產凈收入1887元,同比增長426.0%。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7764元,同比增長14.0%。
農村常住居民收入情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04元,同比增長7.7%。其中:工資性收入2541元,同比增長30.2%;經營凈收入5889元,同比下降8.4%;財產凈收入753元,同比增長2.2;轉移凈收入3221元,同比增長34.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667元,同比增長15.5%。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情況。城鎮新增就業936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5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765 人,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637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企業職工養老參保19443人,同比增長10.91%;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16747人,同比增長2.84%;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16395人,同比增長0.95%;工傷保險參保33483人,同比增長3.89%;失業保險參保13143人,同比增長11.18%;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3830人,同比增長5.08%;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185505人,同比增長4.36%;生育保險參保16786人,同比增長9.07%。
社會福利事業狀況。城鎮最低生活保障2372戶,城鎮最低生活保障6179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536戶,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6394人;全州收養性單位11個,供養人數352人。
全州安全生產死亡人數3人。
資料來源:
公報中林業數據來自州林業和草原局;環保數據來自州生態環境保護局和州水利局;農牧業牲畜數據、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物價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果洛調查隊;財政數據來自州財政局;金融數據來自州人民銀行;公路通車里程數據來自州交通運輸局;郵政數據來自州郵政局;電信數據來自州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文化和廣電數據、旅游數據來自州文體旅游廣電局;教育數據來自州教育局;科技數據來自州農牧和科技局;衛生、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數據來自州衛生健康委員會;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州醫療保障局;社會福利數據來自州民政局;其余數據來自州統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