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寧夏

石嘴山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9 22:41:13 來源:石嘴山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138次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不斷加大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認真落實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趨利避害,大力弘揚“石嘴山精神”,實施“產業對接、藍天碧水、民心”三大工程,創造石嘴山速度,全市經濟保持了強勁增長勢頭,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繼續改善。

一、綜合

2004年全市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1億元,增長1.6%;第二產業增加值56.8億元,增長18.4%;第三產業增加值24.9億元,增長9.2%。

經濟結構繼續優化。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0.2:57.9:31.9調整為9.0:63.2:27.8。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5.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4.1個百分點。

市場物價穩中有升。與上年相比,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3.2%。服務項目價格上升2.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食品類上漲7.7%,煙酒及用品類上漲3.5%,衣著類上漲1.3%,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下降0.5%,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下降3.8%,交通和通訊類下降0.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1%,居住類上漲5.5%。

2004年末,全市從業人員28萬人,比上年下降6.2%。在城鎮從業人員中,國有經濟單位從業人員5.2萬人,比上年末下降5.6%。年末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3928元,比上年增加1818元,增長15.0%。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6%,比上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

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是: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任務艱巨,支柱產業規模優勢尚不明顯,核心競爭力不強,資金、電力、運輸、人才等制約因素增加;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龍頭帶動作用不強,優勢特色產業不明顯,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尚不穩定;社會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加大;環境污染在部分區域還相當嚴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壓力空前巨大。

二、農業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2004年全市農業總產值達14.8億元,比上年增長2.1%。

種植結構繼續調整。2004年全市糧食產量37.1萬噸,比上年增長15.2%。在主要作物中,油料產量2.18萬噸,增長6.0%;蔬菜產量32.1萬噸,下降29.8%;枸杞產量5934噸,增長19.0%;水果產量0.68萬噸,下降50.0%。

林牧漁業生產進一步調整。全市當年造林面積0.2萬公頃,下降73.8%。全年肉類總產量2.59萬噸,比上年下降14.8%;禽蛋產量6283噸,下降31.2%。全市水產品產量7861噸,增長36.6%。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加大產業調整和產品更新力度,加快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增強。同時受高載能產品漲價因素的拉動,工業經濟保持強勁增長。2004年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49.6億元,同比增長23.3%。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中,輕工業增長僅1.8%,重工業增長高達23.9%,差距依然明顯。

在全市主要工業產品中,原煤產量1378萬噸,增長8.1%;發電量129.4億千瓦時,增長64.1%;鋼材11.3萬噸,下降9.0%;水泥70.4萬噸,增長13.5%;焦炭80.6萬噸,增長83.0%;鐵合金39.3萬噸,增長59.7%;金屬鎂3.07萬噸,增長32.5%;石灰氮19.0萬噸,增長15.1%;雙氰胺3.16萬噸,下降0.9%。

工業經濟效益同步大幅增長。全年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0.1億元,同比增長62.4%;實現利稅13.7億元,增長127.3%。實現利潤6.0億元,增長249.1%。國有控股企業徹底擺脫虧損局面,盈利高達3.54億元。工業產品銷售率98.1%,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建筑企業深化改革,不斷挖掘自身潛力,經營狀況進一步改善。建筑施工企業全年完成總產值11.1億元,增長18.5%;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04.6萬平方米,下降13.2%;竣工面積67.3萬平方米,增長49.9%。實現利潤2158萬元,增長48.4%。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04年全市上下繼續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抓項目、爭資金力度持續加大,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投資對經濟的貢獻進一步增強。全年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5億元,比上年增長24.7%。

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星海湖濕地綜合整治步伐進一步加快,六大區域整治工程全面推進,已恢復濕地自然保護區面積43平方公里,形成湖面13平方公里,實現蓄水1600萬立方米。新建了“五湖四海”、“軍民共建紀念碑”等城市雕塑,山水大道綜合整治、大武口至沙湖、大武口至工業園區及市區道路改建等工程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天然氣輸配、城市供排水、陶樂黃河大橋等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城市基礎設施面貌得到改觀。

五、交通運輸業

受經濟形勢趨好的拉動,交通運輸事業發展較快。全年公路客運量1371人,比上年增長113.9%;客運周轉量55228萬人公里,增長97.4%;公路貨運量1249萬噸,比上年增長108.5%,貨運周轉量95086萬噸公里,增長70.4%。

六、內外貿易

消費品市場呈現出穩中趨活的良好發展態勢。全年共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24.87億元,增長14.5%。其中:國有經濟零售額2.13億元,比上年下降7.0%;集體經濟零售額1.33億元,增長1.0%;私營經濟零售額6.2億元,增長8.0%;個體經濟零售額12.03億元,增長37.0%;股份制經濟零售額3.18億元,增長41.0%。

繼續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全市進出口總額達到2.33億美元,增長48.6%。其中,出口總額2.13億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635萬美元,增長1.5倍。

七、財政金融業

財政收入快速增長。2004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6.13億元,比上年增長37.9%。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12億元,增長29.2%。

財政支出適應全市經濟建設需要,不斷調整支出結構,有效地保證了全市重點建設及各項事業發展的需要。全年地方財政支出10.7億元,增長15.4%,其中:基本建設支出下降11.1%、支援農村生產支出下降9.5%、教育事業費支出增長13.4%、科學事業費支出增長14.1%。

金融形勢運行平穩,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17.8億元,比年初增長10.7%。其中:企業存款年末余額30.74億元,下降11.0%;儲蓄存款75.38億元,增長15.1%。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3.53億元,比年初增長10.7%。其中:短期貸款46.33億元,增長13.8%;中長期貸款29.44億元,增長4.4%。2004年末,金融機構現金收入329.4億元,現金支出360.28億元,收支相抵凈投放現金30.89億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衛生、體育、環境保護事業

繼續大力實施“科教興石”戰略,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實施了一批高科技項目,在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2004年共組織實施市級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4項。

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市教育事業繼續發展。年末全市共有成人高等學校2所,在校學生4412人;中等專業學校4所,在校學生5710人;普通中學65所,在校學生50795人;普通小學175所,在校學生65462人;全市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96%。

文化事業進一步發展,各種群眾文化活動繁榮活躍。年末全市共有各類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站36個,公共圖書館3座,藏書30萬冊。廣播臺站3個,電視臺1個。城市有線電視臺站1個,衛星地球站25座,電視發射和轉播臺5座。

衛生事業不斷發展,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81個,病床2789張,其中:醫院、衛生院55個,病床2690張;婦幼保健機構3個,病床36張。全市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249人,其中醫院、衛生院2826人;婦幼保健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19人。衛生防疫機構3個,衛生技術人員100人。

體育事業不斷發展。充分發揮本市較為豐富的體育健身設施的作用,全民健身計劃得到深入發展。實施了第二批“體育下鄉、籃球進村”工程,成功舉辦了首屆農民運動會和石嘴山市第二屆運動會。

2004年全市認真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山水園林化城市建設步伐,全市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工業污染治理穩步推進,源頭控制新污染源工作穩步推進。全年共投入治理資金3.6億元,完成市政府下達的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務296個,占目標任務的93.1%。截至2004年11月,全市好于二級標準的天數超過200天,煙塵、粉塵、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好好于往年。嚴格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共審批各類建設項目253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的預審率和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分別達100%。環境執法監督力度得到加強,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動,執法隊伍和能力建設有了新的提高,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逐步增強。

九、人民生活

2004年,全市總人口72.6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1.95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0:94.2。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再就業與解困工程的深入實施,城市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54元,比上年增加872元,增長14.3%;人均消費性支出5335元,比上年增長11.9%。

隨著中央對三農問題和重視,在糧食直補等支農政策、勞務輸出帶動工資性收入的增加及農產品價格上漲帶動出售農牧產品收入的增加等因素的拉動下,2004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454元,比上年增加460元,增長13.8%。

堅持以人為本,深入推進實施“民心工程”,社會保障力度進一步提高。全年共安置“4050”人員1200人,為1.68萬戶、3.76萬名低保對象發放保障金3336萬元,為納入統籌的10156名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6860萬元,為2800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450萬元。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0.45萬人,醫保基金累計支出4579萬元。

注:1.本公報全市各項統計數據均包括市轄大武口區、惠農區和平羅縣。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及工、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均按可比價格計算。

3.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所有數據均以《石嘴山年鑒-2005》為主。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美女激情在线播放 | 天天爱天天久久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乱码 | 久久精品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