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兵團調查總隊
2012年4月
2011年,在兵團黨委、兵團的正確領導下,兵團上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兵團黨委六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積極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加快推進“三化”建設,實施“十件實事”,加強基礎設施、重點產業和民生建設,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兵團生產總值968.84億元,比上年增長1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7.62億元,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367.27億元,增長30.5%;第三產業增加值273.95億元,增長9.6%。三次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為34:38:28。三次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分別為17.2%、65.0%和17.8%,分別拉動經濟增長2.7、10.4和2.9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37113元,比上年增長14.4%。
2011年12月28日,北屯市正式成立。
全年兵團國有及國有控股農工建交商企業實現利潤57.11億元,比上年增加16.85億元。
初步統計,全年上繳各類稅費106.42億元。
全疆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5.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6%,居住價格上漲5.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4.0%。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6.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14.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7.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7.1%。
全年兵團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11.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8.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7.6%。
年末從業人員111.36萬人,比上年增長4.9%。年末在崗職工68.16萬人,比上年增長0.6%。全年新增勞動力就業8.5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6%。
全年四個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均處于較景氣區間。一至四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58.1、143.2、144.5和135.5,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13.9點、4.2點、7.5點和下降9.1點;企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45.1、142.6、143.5和139.5,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20.2點、17.1點、5.0點和3.9點。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675.85億元,比上年增長9.4%。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114.08千公頃(1671.12萬畝),下降0.5%。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52.34千公頃(378.51萬畝),下降11.4%;棉花種植面積534.62千公頃(801.93萬畝),增長7.4%;油料種植面積63.33千公頃(94.99萬畝),下降6.6%;甜菜種植面積27.27千公頃(40.90萬畝),增長6.8%;蔬菜種植面積(含菜用瓜)84.43千公頃(126.64萬畝),增長6.0%。
農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種面積777.30千公頃(1165.95萬畝),比上年增長9.6%,其中棉花精量播種面積446.39千公頃(669.59萬畝),增長22.5%。測土配方施肥面積802.00千公頃(1203.00萬畝),增長29.6%。
有效灌溉面積1091.49千公頃(1637.24萬畝)。高新節水灌溉面積727.74千公頃(1091.61萬畝),其中當年新增45.58千公頃(68.37萬畝)。
全年棉花產量129.31萬噸,比上年增長12.4%;糧食產量167.29萬噸,下降21.7%;油料產量17.87萬噸,下降4.0%;甜菜產量205.92萬噸,增長13.4%。
主要農、畜產品產量保持增長。
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396.2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7.3%。
有國家級和兵團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69家,其中國家級15家。龍頭企業帶動農戶42萬戶。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有12家。
三、工業與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53.88億元,比上年增長28.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21.4%;輕工業增長5.0%,重工業增長41.0%。
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5.5%,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6.3%,食品制造業增長14.0%,飲料制造業增長14.3%,紡織業下降10.6%,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46.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1.1%,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6倍,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8.3%。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部分保持增長。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9.14億元,比上年增長44.1%。
年末兵團共有各類園區22個,其中國家級經濟開發區1個,自治區和兵團級園區21個。當年新批準設立8個兵團級工業園區。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113.39億元,比上年增長35.3%。建筑施工企業完成總產值461.21億元,增長54.5%,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完成366.97億元,增長57.7%。
各類建筑施工單位簽定合同額780.01億元,比上年增長59.7%,其中,本年新簽合同額562.54億元,增長79.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251.41萬平方米,增長57.8%,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2501.69萬平方米,增長67.2%。房屋建筑竣工面積1435.22萬平方米,增長28.7%。全部職工自有技術裝備率4771元/人,自有動力裝備率2.63千瓦/人。全員勞動生產率183034元/人,增長22.7%。
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法人企業實現利潤6.01億元,增長53.7%,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4.93億元,增長57.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3.51億元,比上年增長52.5%。其中,第一產業50.18億元,增長28.1%;第二產業365.49億元,增長58.6%;第三產業267.84億元,增長49.9%(見表五)。固定資產投資三次產業構成為7:54:39。按地區分,南疆墾區投資133.36億元,增長51.5%,北疆墾區投資550.15億元,增長52.7%。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0.07億元,比上年增長49.3%。商品房銷售面積240.74萬平方米,增長27.2%,其中,住宅212.69萬平方米,增長21.3%。商品房待售面積20.95萬平方米,下降55.9%。商品房銷售額76.68億元,增長52.4%。
工業完成投資363.67億元,比上年增長59.3%。其中,制造業完成投資241.27億元,增長53.5%;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完成投資112.45億元,增長78.6%(見表六)。
交通運輸業完成投資30.26億元,比上年下降11.5%。新建改建公路1398公里,新建等級客運站23個。
農田水利及水利工程完成投資19.39億元,比上年下降2.4%。
以民生為主的“十件實事”完成投資175.2億元。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18.6萬戶,其中,建設保障性住房17.43萬戶,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155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建設資金來源總額743.44億元,其中,本年資金來源724.86億元。本年資金來源中,國家預算內資金93.82億元,國內貸款71.29億元,利用外資3.33億元,自籌資金434.58億元,其他資金121.84億元。在自籌資金中,企事業單位自有資金356.30億元,增長95.5%。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新增固定資產405.94億元,比上年增長22.4%。主要新增生產能力或效益:原煤開采135萬噸,水泥484萬噸,棉紡錠16萬錠,焦炭60萬噸,電解鋁20萬噸,石墨及碳素制品33萬噸,發電裝機容量136.86萬千瓦,輸電線路1017千米,醫院904個床位/2.88萬平方米,各類學校15041個學生席位/12.74萬平方米。
五、公路運輸業
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3.80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4.0%,其中,私人汽車12.05萬輛,增長17.1%。民用轎車5.39萬輛,增長24.2%,其中,私人轎車4.88萬輛,增長27.2%。
民用汽車中,載客汽車6.91萬輛,增長23.1%;載貨汽車3.59萬輛,增長12.8%;其他汽車3.30萬輛,下降0.3%。
全年道路運輸旅客周轉量62.75億人公里、貨物周轉量138.98億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2.3%和30.2%(見表七)。
年末兵團公路通達里程32058公里。其中,一級14.8公里、二級1314.3公里、三級5399.5公里、四級8403.3公里。
年末擁有飛機33架,全年總飛行時間4293小時,起落3699架次。其中,用于農林牧業飛行2929小時,工業飛行1057小時,訓練飛行144小時。
六、國內貿易
全年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836.09億元,增長28.8%,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618.24億元,增長29.7%。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類值中,棉麻類銷售額比上年增長28.5%,石油及制品類增長26.9%,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30.5%。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71億元,比上年增長1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8%。按行業分,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01.96億元,增長17.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0.75億元,增長30.8%。
七、對外貿易、經濟技術協作與旅游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76.3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6.7%。其中貨物出口64.96億美元,增長30.5%;貨物進口11.41億美元,增長86.8%(見表八)。
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1家,合同外資金額37161萬美元,增長10倍,實際使用外資7905萬美元。
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3.41億美元,增長10.7%。
全年招商引資項目801個,當年引進兵團以外項目到位資金397.60億元,比上年增長99.5%。其中,第一產業4.70億元,第二產業344.00億元,第三產業48.90億元。外省投資項目到位資金272.80億元,外資項目到位資金4.80億元,兵地融合項目到位資金108.50億元,上市公司項目到位資金11.50億元。城市、開發區、園區招商項目219個,到位資金266.30億元。10個對口支援省市在兵團投資項目219個,項目投資規模624.60億元,到位資金121.00億元。
全年10個對口援疆省市重點安排實施保障性住房、設施農業、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163個,總投資67.05億元,其中援助資金15.96億元。當年開工建設項目158個,完成投資60.42億元,到位援助資金13.49億元。
年末有旅行社104家,旅游星級飯店54家,國家等級旅游景區(點)34家。有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12家,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4個,星級農家樂11個,旅游規劃資質單位9家,旅游集團公司2家,優秀旅游城市1座,全國特色旅游名鎮3個。在冊導游2560人。
全年接待旅游者61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4.0%。旅游總收入23.8億元,增長19.0%。
八、金融和證券
全年駐疆20家銀行金融機構對兵團貸款余額1170.34億元,比年初增長33.7%。其中中長期貸款485.00億元,增長9.4%;短期貸款685.34億元,增長58.2%。
兵團農業銀行年末各項本外幣存款余額812.20億元,比年初增長15.6%。其中,個人存款404.88億元,增長18.3%;單位存款404.82億元,增長0.6%。各項貸款年末余額268.54億元,增長15.6%。
全年兵團企業注冊發行短期融資券45億元,中期票據15.5億元,信托8.2億元。截止2011年末,兵團企業累計注冊發行短期融資券116億元,中期票據21.5億元,企業債14.8億元。
兵團控股的14家上市公司累計募集資金104.70億元,其中發行上市募資38.39億元,再融資66.31億元。
九、教育與科學技術
年末有各類學校538所,在校學生54.94萬人,教職工4.36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4.72萬人,比上年增長0.8%;招生1.29萬人,比上年減少3.7%;畢業生1.17萬人,比上年增長14.0%(見表九)。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5.4%。
年末有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8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80萬人。
全年各類科技經費總額2.57億元,比上年增長15.2%。爭取科技部等各類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批準立項180項,兵團本級科技項目立項388項,項目年投入強度每項15.97萬元。
全年1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66項成果獲兵團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21項,三等獎42項。
十、文化、衛生與體育
年末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197座,其中兵、師電視臺2座,廣播電臺1座,廣播電視臺13座。兵團衛視綜合頻道進入19省市有線電視網絡1.43億戶。廣播覆蓋率96.5%,電視覆蓋率98.5%。實施數字電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2.35萬場次。
年末有兵團文化中心1座,兵團軍墾博物館1座,國家三級圖書館1座。8個師建有文化中心(文化宮),有歷史文物點513處,兵團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3個。
年末有出版社1家,有網站66家,新華網、中新網、經濟日報網、中廣網均設有兵團頻道。有公開發行報紙17種,期刊16種。全年出版各類報紙、期刊5381.5萬份(冊),出版圖書14種、23萬余冊。
1名職工獲全國道德模范殊榮,4名職工獲道德模范提名獎。21個單位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和文明村鎮。命名表彰158個兵團文明單位和15個兵團級文明生態小康連隊。
年末有各類衛生機構1350個(含營利性衛生機構),衛生人員23352人。其中,執業和執業助理醫師8286人,注冊護士8193人。每千人執業(助理)醫師3.22人,每千人注冊護土3.18人,每千人有醫院床位7.2張。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甲乙類傳染病)349.72/10萬,嬰兒死亡率6.15‰,孕產婦死亡率28.39/10萬。
2011年,參加第十一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獲得男子跳高金牌1枚、銅牌1枚,1個第七名、2個第八名。代表團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代表團”,乒乓球隊、武術隊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運動隊”。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與社會保障
年末,兵團總人口261.37萬人,比上年增長0.3%,其中,男性137.30萬人,女性124.07萬人,性別比為110.7。全年出生人口1.38萬人,出生率5.3‰;死亡人口1.22萬人,死亡率4.67‰。人口自然增長率0.63‰。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兵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25元,比上年增長14.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2%;團場農牧工家庭人均純收入10233元,增長16.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1%。
全年在崗職工工資總額230.17億元,增長16.1%。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1343元,比上年增加4602元,增長17.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
年末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84.45萬人、基本醫療保險219.78萬人、失業保險63.51萬人、工傷保險66.34萬人、生育保險62.02萬人。
全年有各類收養性單位88個。平均每月有11.8萬人得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助217元。全年醫療救助22.6萬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0.38萬人。
全年受理勞動保障監察投訴案件1096件,結案1095件,結案率99.9%;接到行政復議案件45件,其中,立案受理45件,結案45件,結案率100%;處理勞動爭議案件1309件,其中,調解683件,立案處理607件,結案率98.5%。
十二、資源、環境與安全生產
年末擁有水庫125座,總庫容32.72億立方米。機電井17146眼,提水量23.32億立方米。修建水閘114座,堤防建設長度2594.47千米。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129.19億立方米。
全年人工造林作業面積13.32千公頃(19.98萬畝),下降7.5%,無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積5.33千公頃(8.00萬畝),與上年持平。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102.1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37.2%。其中,煤炭消費量1658.25萬噸,增長45.1%;汽油0.36萬噸,增長8.1%;柴油3.34萬噸,增長82.4%;天然氣6155.37萬立方米,增長68.5%;電179.99億千瓦小時,增長50.3%;熱力1290.96萬百萬千焦,增長8.4%。
全兵團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9.88萬噸、0.52萬噸、10.49萬噸、9.92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4.5%、2.4%、9.4%和13.2%。
全年兵團工礦商貿企業共發生職工死亡事故12起,事故死亡15人,死亡人數比上年下降44.4%。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15人,下降57.1%。工礦商貿企業10萬從業人員死亡人數0.242人,下降94.8%。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0.088人,下降94.6%。百萬車公里事故死亡人數0.0171人,上升10.3%。
注釋:
1.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數據以《2012年兵團統計年鑒》為準。
3.南疆墾區為一、二、三、十四師,北疆墾區為四、五、六、七、八、九、十、建工師、十二、十三師及兵團直屬單位。
4.全疆居民消費價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和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為國家統計局新疆調查總隊調查數據。
5.從2011年開始,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