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中關村年鑒》(原名《中關村科技園區年鑒》《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年鑒》)是一部反映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變化的專業性資料工具書和史料文獻,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從2013年起,具體編纂工作由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中關村志鑒編輯部承擔。
二、《中關村年鑒》編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關村示范區發展的系列指示,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科學、客觀地反映實際情況。
三、《中關村年鑒》從2008年開始,逐年編纂,每年出版一卷。當年出版的年鑒,記述上一年度中關村示范區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和新的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可資參考的依據,為制訂科技發展規劃提供有價值的資料,為在園區的創新創業者和國內外人士了解中關村示范區、研究北京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提供最新信息,為開展交流合作和對外宣傳提供基礎資料,為續修《北京志·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志》積累資料。
四、《中關村年鑒2020》在主要記載中關村示范區“一區十六園”內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狀況的前提下,對政策覆蓋范圍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單位情況也適當記述,使主體突出而又概括全貌。
五、《中關村年鑒2020》記述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間內容。文內日期直書月、日,無具體年份的,均指2019年,涉及其他年份的用具體年份標明。
六、《中關村年鑒2020》采取分類編輯法,設類目、分目、子目、條目,為四層次框架結構。全書設概述、特載、專文、大事記、示范區建設、多園格局、產業發展、重大科技成果、科技金融、人才工作、創業環境、知識產權與標準化、合作與交流、社會組織、統計資料、附錄16個類目。為便于讀者查閱,年鑒卷首設有目錄,卷末設有索引。
七、《中關村年鑒2020》采用文章和條目兩種體裁,以條目體為主,用規范的語體文、記述體,直陳其事,文字力求言簡意賅。文前配有反映中關村示范區年度創新發展及其成果的圖片和數據圖表,文內配有隨文圖片和表格。
八、《中關村年鑒2020》收錄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及十六園管理委員會等機構信息,所列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均以2019年內任職為限。
九、《中關村年鑒2020》“多園格局”類目中16個園區的排序,依據2012年10月13日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同意調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空間規模和布局的批復》(國函[2012]168號)中的順序。
十、選入《中關村年鑒2020》的文章和條目,均由《中關村年鑒》參編單位確定的專人負責撰寫或提供,并經所在單位主管負責人審核。
十一、統計資料由北京市統計部門,以及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和各園區管理委員會的統計部門提供(其中,大興—亦莊園數據按大興園和亦莊園分別統計)。書中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四舍五入誤差,分項之和未必等于總計,分項占比合計未必等于100%。
十二、《中關村年鑒2020》所使用的國務院機構簡稱和北京市政府機構簡稱,均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和北京市政府辦公廳的規定,規范使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在文內簡稱為“中關村示范區”“中關村管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