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內蒙古統計年鑒一1997》是一部認識和研究內蒙古區情、交流社會信息、制定政策、指導工作的資料工具書。本《年鑒》本著提高質量、增強實用性、擴大服務面的原則,從宏觀決策和微觀搞活需要出發,對《年鑒》的內容、編排、設計和裝幀均進行了改進。特別是在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之際,我們增加了反映半個世紀以來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的光輝歷程和巨大成就的內容。
二、全書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彩色圖片和統計圖,主要是形象地反映了自治區成立五十年來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二部分為特載,載入了自治區黨政部門重要文件和199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第三部分為統計資料,包括自治區篇、盟市篇、城市篇、旗縣篇、企業篇。其中自治區篇共分15部分,即:1、綜合;2、人口;3、勞動力和職工工資;4、固定資產投資;5、原材料、能源消費與庫存;6、財政、金融、保險;7、物價;8、人民生活;9、農牧業;10、工業;11、建筑業和城市公用事業;12、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業;13、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14、對外經濟貿易和旅游業;15、科教文衛體育和社會福利。每篇統計資料后附主要統計指標解釋。同時在旗縣篇和企業篇中,我們選用了主要統計指標,對全區旗縣和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貿易業的企業進行了排位。我們還增加了自治區名牌產品和著名旅游點的介紹。
三、本《年鑒》統計數據,均為正式統計年報數。以前印發的“統計公報”和“統計資料”等數據與本《年鑒》有出入的,以及本《年鑒》與1996年《年鑒》有出入的,均以此為準。一些統計指標的概念,包括范圍、口徑、計算方法,請見“主要統計指標解釋”和表末注釋。統計表內“”表示沒有數據;“…”表示數據不夠計算單位;“#”表示其中主要項。
四、本《年鑒》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產生的計算誤差未作機械調整。
五、本《年鑒》旗縣資料除呼盟外,均以地域統計。
《內蒙古統計年鑒一1997》由計算機數據庫系統編輯、出版。在編印過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致謝。由于時間倉促,缺乏經驗,缺點和差錯在所難免,懇切希望各界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