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沈陽經濟統計年鑒》是一部大型的經濟資料工具書,力求全面、系統、翔實地記載和反映沈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的進程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沈陽經濟統計年鑒》自1985年創刊以來,受到有關領導和各界人士的好評。我們期望,《沈陽經濟統計年鑒》1988年刊,對于進一步認識沈陽市情,貫徹改革、開放、搞活的總方針,對于擴大沈陽的知名度,加速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發揮有益的作用。
二、《沈陽經濟統計年鑒》(1988年刊)為體現時代感和地方特色,在框架設計上較上年作了必要的調整。適應對外開放的大趨勢突出了外經外貿和旅游業,為此,將外貿旅游從原商業外貿編分離出來單獨設編。此外,將原有的環境保護編撤銷,并入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編;將原有的經濟綜述編改為綜合篇。調整后的全書結構分為29編,具體是:(1)特載;(2)沈陽概貌;(3)綜合篇;(4)振興篇;(5)改革篇;(6)開放篇;(7)工業;(8)交通郵電,(9)農業;(10)商業與物資;(11)外貿旅游;(12)飲食服務業;(13)固定資產投資與建筑業;(14)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15}財政稅收金融,(16)科技事業;(17)教育;(18)文化藝術,(19)新聞廣播電視;(20)人口勞動與福利,(21)衛生;(22)體育;(23)人民生活與物價;(24)區縣經濟;(25)統計資料;(26)大事記;(27)工商企業名錄;(28)名優產品簡介;(29)政策與法規。
三、為確保《年鑒》內容和資料的可靠性,本《年鑒》中的文字稿件,分別由各主管部門或企業撰寫,統計資料由市統計局提供并審核。
四、木《年鑒》的統計資料均為沈陽地區數字,即包括新民縣、遼中縣的資料。凡標明“市區”者,即不包括兩縣,只是市內9個區的資料‘
按國家規定,村及村以下工業產值從農業總產值中調整到工業總產值中;工農業總產值及農輕重產值構成以及計算比例關系,均采用當年價格計算,計算發展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故與以往《年鑒》資料不同。
五、水《年鑒》中文字資料所引用的統計數字,我們在編纂中力求與統計資料中的相關數字一致,但由于包括的口徑、范圍不同,有些數字資料仍不盡相同,統計資料中的一些計算指標,如發展速度、比重、平均數,在計算時盡量使用最小計算單位的絕對數計算,故與本資料中那些大計算單位計算的數字在尾數上略有出入,請使用時加以區別。
六、統計表中使用符號“一”為無事實;“…”為數值極小,不足計算單位的百分之一,空白欄表示未掌握該項資料。
《沈陽經濟統計年鑒》(1988年刊)在編纂出版過程中,得到各部門、各方面有關人士和廣大讀者的關心與支持,在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這部《年鑒》涉及內容較廣,編輯時間短促,加之我們水平有限,定有疏漏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