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自1987年創刊并由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后,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和較高評價。許多單位對《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1987)的宣傳、發行工作給予了積極的支持,一些熱心的讀者還時《年鑒》的編樣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對此我們表示表心的感謝!
1,《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1988)為第二刊,主要記述1987年佳木斯市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新成就、新經驗、新情況和新問題;同時為了保持歷史的連續性和資料比較的方便,部分編目的內容仍然做了歷史的追溯。
2,1987年11月6日,國務院決定調整佳木斯市的行政區劃,并從1988年1月1日起將原屬佳木斯市的集賢、綏濱、蘿北三縣分別劃歸雙鳴山、鶴崗兩個市。但考慮到《年鑒》的歷史性和記實性,《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1988)仍然記述和反映原區劃的情況。
3。為了更全面地反映市情,擴大《年鑒》的信息容量,增強實際服務效果,同時也為了適應國家確定對三江平原實行開放式開發的需要,《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1988)在內容設置和結構安排上做了一些變動。增加了以記實為主、記述社會經濟發展的事件、專題及人物的“佳木斯事典”和分別介紹境內37個大型國營農場和180多個鄉鎮社會經濟簡況的“大型國營農場及鄉鎮簡況”兩個欄目。全書由1987年的90萬字增加到102字。
4,《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1988)在內容上共設置了22個編目:(1)特載,(2)佳木斯市概況,(3)經濟綜述,(4)經濟研究專論,(5)縣(市)、區、管理局概況,(6)境內經濟區統計資料,(7)行政經濟區統計資料,(8)農業,(9)工業、交通、郵電,(10)城鄉建設與環境保護,(11)商業、外貿、外事旅游,(12)金融、保險,(13)綜合經濟調節監督,(14)文化、教育,(15)科技、衛生、體育,(16)人民生活及其他,(17)佳木斯事典,(18)大型國營農場及鄉鎮簡況;(19)社會經濟活動大事記,(20)地方政策與法規,(21)企業、事業名錄,(22)名優特產品介紹。
5.《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1988)在篇目內容安排上仍沿用了第一刊“條”、“塊”兩種口徑的設置辦法,以滿足各方面的不同需要。“塊塊”口徑反映的是境內情況;“條條”口徑反映的是不含省國營農場總局系統、省森林工業總局系統和省勞改局系統的情況。“塊塊”口徑內容主要有第一編(特載)中的統計公報,第二編(佳木斯市概況),第三編(經濟編述)中的經濟發展部分和第六編(境內經濟區統計資料),其他各編內容按各管理系統管理口徑(條條)編排。
6.由于包括口徑、范圍的不同,一些文字材料中引用的數字會與統計資料的相應數字不同請使用時加以區別。凡涉及佳木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數據,請以統計資料為準。“境內經濟區統計資料”即為“塊塊”口徑資料,“行政經濟區統計資料”為“條條”口徑資料,請使用時注意。
《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1988)在編輯工作上做了一些新的嘗試和改進。但由于我們正處在初始的摸索階段,這些嘗試和改進仍可能多有不足,懇望繼續得到社會各界的批評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