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是一部集史實性、信息性和知識性為一體的大型地方性系列工具書。客觀地記述了佳木斯市各行各業在過去的一年里所取得的新成就和發生的重要事件,以及在發展中總結出的新經驗和出現的新問題,旨在向全社會全面、系統、翔實地介紹佳木斯市一年來在經濟及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棍況。
《佳木斯市經濟統計年鑒》自1987年以來已連續出版了4期,在社會引起了較強烈的反響,受到社會各界普便的歡迎和較高的評價。憑后被評為佳木斯市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和中國統計圖書三等獎。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在過去的幾年里,許多同志為提高《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的編排質量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更多的同志積極向編輯部反映情況、撰寫稿件,有些同志還對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提出了衷懇的批評。所有這些,都時完善本書結構,優化內容安排,豐富和充實本書內容,提高編輯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此,我們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本書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謝意,并希望繼續加強我們的合作。
《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1991年版是我們編輯的第5部年鑒。與前幾期相比,本期年鑒又有一些較大變動,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經過幾年的實踐證明,本書所設編目基本能夠適合社會各界的要求,1991年版編目設計與前兩期基本一致。主要變動有,取消了1990年版中的“計劃經濟區統計資料”編目,恢復了“行政經濟區統計資料”編目。
2,1991年版所載條目與上年相比有較大增加,內容更加豐富。從增加條目的分布看,主要集中于“佳木斯事典”編目。1991年版還采用了新的版心尺寸,使每版信息容量有所增加。本期版式設計與上年基本相同。
3、本期所載統計資抖仍分兩個編目。“境內統計資料”編目中的統計資料(通常稱“塊塊”數)包括和反映佳木斯版圖內所有單位的經濟活動;“行政經濟區統計資抖”編目中的統計資料是不包括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總局系統駐佳單位的統計結果(我們現在稱之為“條條”數),后者與現行統計報表口徑相同。“行政經濟區統計資料”編目與1990年版的“計劃經濟區統計資料”的統計口徑基本相同,都是“條條”數,主要差別在于1991年版包括了已劃歸佳木斯市代管的富錦市的統計資料,所載資料與1989年版資料具有可比性。
4、由于依蘭、寶清、友誼3縣已于1991年4月從佳木斯市劃出,考慮統計資料的實用性,我們增加了新區劃統計指標,即不包括1991年劃出的3縣的統計結果。同時,我們還相應的調整了所屬各市縣的排列順序。
5、為提高年鑒的時效性,從1991年版起,《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改為每年8月出版,較以往出版時間明顯提前。
《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是由佳木斯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一部年刊,書中統計資料由佳木斯市統計局發布,主要文章由各主管部門組織撰寫,“特載”和“地方經濟法規”編目中的內容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提供。上述資料均具有權威性。由于管理體制和統計范圍、口徑等方面的原因,書中文章所用數據與統計資料不盡相同,請在使用時加以區別。凡涉及全市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性統計指標,均以統計資料為準。
本書中所載統計資料采用了一些約定符號,它們的基本含義是:“一”代表此項未發生或相當于0,“…”表示數據不足本表最小單位數,“”表示此項尚未有統計結果。
《佳木斯經濟統計年鑒》1991年版由于編樣時間短促,涉及面寬,加之我們編輯水平有限,可能會產生疏忽遺漏及不嚴謹之處,歡迎各界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