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今年,我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誕生,開辟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新紀元。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奮斗,華夏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江蘇和我們偉大祖國一樣,各方面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數據見證輝煌一江蘇60年》,以豐富翔實的統計數據,充分反映了江蘇人民創新創業的偉大歷程,集中展示了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對于激勵全省人民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而共同奮斗,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省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江蘇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江蘇成功實現了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活力、更加開放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溫飽不足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全省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經濟總量從1952年的48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逾3萬億元,累計增長13.09倍,年均增長9.1%,其中1979至2008年年均增長12.6%:人均GDP從1952年的131元增長到2008年的39622元,按當年匯率折算,達到5705美元,相當于上中等收入國家(地區)水平;財政總收入由1950年的3.95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7109.7億元(不含海關稅收),累計增長1799倍,年均增長13.8%。人民生活顯著改善,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18680元和7357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63.8倍和46.1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實現全覆蓋。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全省城市化率已達到5.43%,所有行政村實現了“七通”:通電、通公路、通公交、通自來水、通電話、通有線電視、通寬帶網。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全省在率先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8%,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全面繁榮。全省城鄉呈現出經濟持續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江蘇60年來的歷史巨變,是全國改革發展輝煌成就的生動縮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
近幾年來,江蘇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富民強省、“兩個率先”的目標,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不動搖,深入實施科教興省、經濟國際化、城市化、區域共同發展、可持續發展五大戰略,協調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新的步伐。去年以來,全省上下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全面落實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把保增長與調結構抓創新緊密結合起來,把保增長與保民生保穩定更好統一起來,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為實現更長時期又好又快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回顧過去,我們倍感振奮;展望未來,充滿信心。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戰略目標和胡錦濤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殷切期望,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朝著“兩個率先”的目標奮勇前進,努力把江蘇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