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安徽年鑒》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大型資料性工具書,具有權威性、史料性、實用性。1999年刊是第16卷本,全面系統記載1998年度安徽省及各行業、各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為讀者提供個面認識、了解、研究安徽的翔實資料。
二、為紀念黨的十一屆二中個會召開20周年,記載了由本刊編委會組織評選的“改范開放20年安徽10件大事”。1998年安徽遭受特大水災,“安徽溉況”篇中單設“抗洪救災”專欄.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從本卷起設立“環境保護”篇,全而、系統記載全省環境保護及相關內容,對世人關注的治理淮河、巢湖污染問題跟蹤記載。為讓讀者更方便地查閱《安徽年鑒》資料,增加了“索引”,并集中登載個省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名單。圖片增設“教育、科技”等專欄,展示了安徽實施“科教興省”戰略的條件和成果。
三、1999年刊改為大16開本,三欄排;文字與圖片分排頁碼,均在目錄、索引中反映。主要內容按篇目、欄目、條目編排。篇目為書眉名稱,排通欄標題,其中“地市縣”篇以類目為通欄標題;欄目為單欄標題,加底紋;條目標題加黑括號(【】)。“決策人物專論”等篇另體編排,“大事記”、“人物”等篇按準條目形式編排。全書共26個篇目,約300個欄目,近千個條目,100萬字。
四、本刊資料由各有關單位提供并審核,主要數據由統計部門提供,與上年保持連續性和可比性。工農業產值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值等按當年價計算。部分數據由于統計口徑、方法有所變更,請讀者使用時以本卷為準。
五、全書的數字、標點符號和大小標題的數字標號,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規范。計量單位采用國務院公布的公制和國際單位制;某些非統計意義的單位,仍用市制(如萬畝魚塘、畝產等)。
六、本刊在組稿、編撰、出版過程中,得到省直各部門、地市縣和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參與編寫的人員付出了艱辛勞動,在此謹表謝忱。疏漏、錯誤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