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安徽年鑒》是系統記述安徽省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情況的年度資料文獻,是具有權威性、綜合性、信息性、史冊性、實用性的工具書。1984年創刊,本卷是第29卷本。
二、本卷年鑒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全面系統記載2011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發展特點,為讀者提供認識、了解安徽各方面情況的基礎性資料。
三、本卷年鑒內容記述時限為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主要篇目的概況條目繼續保留復載資料,簡要介紹機構沿革、職能變化等內容;同時全書增加隨文圖片資料內容,直接反映各有關方面的特色和亮點。
四、為保持年鑒內容連續性,本卷基本延續上年的編纂框架。根據年度特色和讀者要求,對部分篇目、欄目進行調整。將“紀律檢查”從“中共安徽省委”篇中析出,單獨設篇。“特輯”篇登載省委書記張寶順在省第九次黨代會上的報告(摘要)和代理省長李斌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摘要)。“概況”篇增加歷史人文和區域經濟發展資料。在“市縣區”篇,由于原地級巢湖市撤銷,所轄的縣區分別歸在合肥、蕪湖、馬鞍山市。
五、全書文字資料除“特輯”和“附錄”外,均按篇目、欄目、條目編排。篇目加內扉頁,雙頁書眉為篇目名稱;“市縣區”篇以省轄市名稱為通欄標題并加示意地圖,排列順序以最新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為依據。欄目為單欄標題,加底紋,其中“教育”篇“高等教育”欄目下設分目,不加底紋。條目標題為黑體字,并加【】;“人物”和“大事記”篇分別將“人名”、“日”標黑體字,類似條目標題。彩圖插頁另排頁碼,按內容分為3個單元,分插在正文中。全書39個篇目,446個欄目,1842個條目,150萬字,800多幅圖片。
六、全書內容除注明外,文字和圖片中的資料數據均截至2011年底,省及各部門、市縣區負責人均為12月31日在任,部分彩圖插頁資料截至出版之前。主要數據由統計部門提供,因行政區劃和統計范圍、口徑的調整,部分數據與往年不具可比性,尤其“生產總值”和人口增幅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統計公報與最后核實的數據不完全一致。工農業產值除注明外,按1990年不變價格計算,增加值、生產總值等均按當年價格計算。全書的數字、標點符號和大小標題標號,均參照國家有關規定。計量單位采用國務院公布的公制和國際單位制,少數非統計意義的計量單位仍用市制。
七、本卷年鑒對各篇目、欄目間的交叉重復資料,在分清主次和互相協調的基礎上,采取詳略互見的記述方法予以記載。為方便讀者查閱,按內容設目錄,按主題詞設索引,按篇目設內扉頁并標明欄目標題。
八、在編纂出版過程中,得到省領導機關、省直各單位、各市縣區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大力支持,編校、設計、印制人員付出艱辛勞動,在此一并表示感謝。如有疏漏、訛錯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