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南平統計年鑒-2012》全面、系統、翔實地記載了南平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建設,扎實開展創業競界活動,構建和諧社會,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在廣闊的閨北紅土地上進行新一輪創業的歷程和業績。本年鑒收錄了全市及各縣(市、區)、各部門2011年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主要統計數據資料;建國以來全市國民經濟主要指標的歷年數據資料和各部門、各縣(市、區)經濟發展主要年份數據資料,是一部全面反映南平市經濟社會發展概貌的資料性史料性年鑒。
二、《南平統計年鑒-2012》主要內容分為19部分:(一)綜合;(二)國民經濟核算;(三)人口與勞動力;(四)固定資產投資;(五)人民生活;(六)物價指數;(七)財政金融;(八)農業;(九)工業;(十)建筑業;(十一)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業;(十二)批發零售貿易與餐飲業;(十三)對外經濟貿易與旅游;(十四)科學、教育、文化與出版;(十五)體育、衛生;(十六)企業概況;(十七)企業調查;(十八)各縣(市、區)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十九)附載篇。本年鑒大部分篇末附有《主要統計指標解釋》,對主要統計指標含義、統計范圍、口徑變化和計算方法等作了簡要說明。
三、《南平統計年鑒-2012》繼續采用編輯年份,而在2001年以前編印的統計年鑒在年份說明上皆采用資料年份。2001年我們根據省統計局規定,改為采用編輯年份,這樣《南平統計年鑒-2012》實為2011年資料年份年鑒。以后資料性年鑒年份依法類推。
四、本年鑒編輯秉著“重在當年、兼顧歷史”的原則,各部分均先重點反映2011年指標完成情況,然后再體現一些主要指標的歷史年份數據。歷史年份則取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或關鍵年份。
五、本年鑒資料除《統計公報》及核算部分使用的2011年數據為快報數外,各篇資料來源均為正式年報數及普查數。本年鑒根據現行國家統計制度,對個別歷史資料作了調整和修訂,凡以前我局發布過的數字與本年鑒不一致的,均以本年鑒為準。
六、本年鑒國民經濟核算部分從2004年起根據省局規定將“國內生產總值”改為“南平市生產總值”、“各縣(市、區)國內生產總值”改為“各縣(市、區)生產總值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系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批發零售貿易與餐飲業部分“限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