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199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團結拼搏,開拓進取,戰勝了百年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實現了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為全面、系統地反映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我們編輯出版了《武漢統計年鑒一1999》。
《武漢統計年鑒一1999》是一本按年連續出版的大型資料工具書,全書以宏觀信息為主,兼容微觀信息,以豐富、翔實的統計數據,全面、客觀地顯示了武漢市1998年國民經濟、科技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狀況。本書在保留原有風格的基礎上作了適當調整與改進,為了配合武漢對外開放滿足外國人在武漢投資和了解武漢的需要,1999年鑒采用中英文對照編排。
本年鑒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特載,納人了國家統計局、湖北省統計局、武漢市統計局關于1998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以及武漢市人民代表大會十屆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武漢市199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和財政報告等文件;第二部分統計資料,包括綜合、人口、勞動工資、工業、農村經濟、交通郵電、固定資產投資、商業、外經、旅游、財政和金融、城市物價、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第三部分區縣概況。
本年鑒統計資料主要來自統計年報,部分資料來自抽樣調查和有關部門業務年度報表。所輯人的統計數據,以1998年年度數為主,對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收集整理了建國以來的歷年數據或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重要年份數據,便于研究人員和實際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武漢發展歷史,正確地認識和分析武漢的現在。
本年鑒在具體內容上作了如下調整和改進:
1、增加改革開放20年以來重要歷史年份有關全市、全省、全國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及其發展變化情況。
2、為更好地反映區、縣經濟發展情況,本年鑒將區、縣經濟主要指標進行了集中編排,以“區、縣主要指標”欄目提供。
3、對全市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及其比例關系用彩色統計圖更直觀地進行反映。
4、為全面反映武漢金融保險活動情況,1998年銀行存、貸款指標仍包括湖北省各專業銀行在漢經營活動數據。并增加了保險業務的有關數據資料。
本年鑒使用的符號,“一”表示無數據;“*”表示有注解;“#”表示其中項,且其中項不一定等于合計。“…”表示數據不足本表最小單位數;“空格”表示該項統計數據不詳或無數據;
武漢統計年鑒多年來承蒙社會各界的厚愛,對各級領導和廣大用戶的關心關心和愛護,我們深表謝意,限于我們的水平,本年鑒編輯中難免存在漏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