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國盛看民生,民生連民心。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成為“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建設貫穿始終的主題,成為改善民生、聚集民心的時代強音。
“十一五”規劃發布時,最吸引人目光的當數其中多項“民生指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5%,讓1億農民喝上干凈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渡蓋率提高到80%以上,等等。這一系列“民生指標”見證著黨中央、國務院對民生的高度關切。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些不再僅是百姓的殷切期盼,也成為“十一五”期間各級政府的工作重心。
站在“十一五”收官之年歲尾,回望即將過去的5年,我們欣喜地看到:5年里,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多的實惠。隨著中國經濟總量攀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就業狀況有所改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國家把越來越多的財力用于改善交通、教育、醫療以及社會保障等領域,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偏遠地區百姓的生活狀況因此而得到很大改善。即使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國家仍將一攬子計劃的重點投向民生領域。回眸5年,這是一份讓億萬百姓滿意的民生答卷。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再一次把改善民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強烈地表達出我們黨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心。抓改革、促發展、惠民生,讓每一個中國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已成為中國社會經濟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期發展的核心內容。
毋庸置疑,統計調查在全社會“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無論是民生發展狀況還是民生改善情況都要通過統計調查才得以展示。歸根結底,統計調查就是為民生服務,與民生息息相關,是了解民情、傾聽民聲、反映民意的媒介,是聯接政府和百姓心聲的橋梁。
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自2008年首編((湖南民生調查報告》藍皮書,充分發揮職能優勢,以深入的調研、翔實的數據記錄著湖南民生發展的方方面面。連續兩年的《湖南民生調查報告》藍皮書以全面、真實、客觀等特點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已經成為廣大讀者了解、研究湖南民生的重要參考,并形成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隊服務民生、參與民生改善進程的一大品牌。2010年,該書繼續出版,保持了以往一貫的嚴謹風格,從收入、消費、住房、價格、教育、就業、社保、“三農”等方面對湖南當前的民生狀況、政策背景、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并在此基拙上對湖南的民生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為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在進一步改善民生過程中提供參考。
在此,衷心祝愿《湖南民生調查報告》越辦越好!衷心祝愿統計調查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發揮得更加充分,在服務民生的大道上走得更穩更遠!
是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