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湖南統計年鑒-2019》系統收錄了全省及各市、州、縣(市、區)2018年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大量統計數據,以及重要歷史年份的全省主要統計數據,是一部全面反映湖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
二、全書分為首卷和統計資料。首卷為特載《2019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和《2018年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資料分為22個章節,即:1.綜合;2.國民經濟核算;3.人口;4.就業人員和工資;5.價格;6.人民生活;7.固定資產投資;8.對外經濟、旅游和開發區;9.能源;10.財政、金融和保險;11.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12.農業;13.工業;14.建筑業;15.交通運輸、郵電和其他服務業;16.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17.教育和科技;18.文化、體育和衛生;19.黨群、政法和社會服務;20.區域經濟;21.各市、州主要經濟和社會統計指標;22.各縣(市、區)主要經濟和社會統計指標。為方便讀者使用,各篇章篇末附有《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三、與《湖南統計年鑒-2018》相比較,因年鑒數據編輯填報階段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審核尚未完成,以及根據現行統計調查制度修訂和部門報表調整等情況,本《年鑒》對有關指標和表式進行了增減和調整,對有關統計資料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充實,部分表格暫缺2018年數據。
四、本年鑒中2018年的國民經濟核算,固定資產投資,能源,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郵電和其他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的數據均為快報數據。價值指標均按當年價格計算,指數均按可比價格計算。如有變化,表后附有說明。本年鑒數據均為電腦合成,由于單位取舍按四舍五入處理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五、本年鑒按照《中國統計年鑒》大體框架和規范要求編輯。統一使用《中國統計年鑒》指標解釋,統一采用國際度量衡標準計量單位,統一使用《中國統計年鑒》規范符號。
六、本年鑒中特載《2019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使用的數據為快報數或初步統計數。
七、本年鑒表中的符號使用說明:“#”表示其中的主要項;“空格”表示指標數據不詳、無該項統計數據或數據不足最小計量單位。
八、本年鑒編輯中如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