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廣東省統計年鑒-1988》,是一本全面反映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全書分三大部分,一、彩色統計圖表16幅;二、統計表,含綜合、比例、效益和財務指標、人口與勞動力、農業、工業、運輸郵電、固定資產投資與建筑業、商業、物資與能源、物價、對外經濟與旅游、財政金融保險、人民生活、科技教育文化休育民政司法衛生環保、鄉鎮企業、1987年分縣(市、區)指標和新18市的主要指標等十七個方而;三、文字,含廣東省198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及主要統計指標解釋。對主要統計指標的含義、口徑范圍、計算方法以及歷史上的變化,作了簡要說明。
1987年,我省行政區域有較大調整,一是海南島從廣東劃出;二是廣東大陸全面實行市管縣的體制。為適應體制上的新舊交替,《廣東省統計年鑒-1988》一方面反映歷史,全書以反映舊行政區域為主,即包括海南島的情況:另一方面,為方便今后工作,1987年分別按“包海南”、“不包海南”兩個口徑列出。同時,18個市的主要指標獨立成篇,以適應今后工作的實際需要。但由于處于新舊交接階段,18個市的資料尚不完整,有待今后進一步充實、補充。
為更好地反映我省改革開放的實際,1988年年鑒內容有較多增加。首先,為適應反映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需要,增加了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情況;第二,為反映市場經濟情況,增加技術市場的資料;第三,為反映我省各種地帶經濟發展情況,有山區、經濟特區、珠江三角洲的資料。
全書門統計部門的資料為主,同時,適量增加部門的統計資料,如增加保險、于不保、城市、鄉鎮企業等。總之,經過充實、補充,《廣東省統計年鑒一1988》,內容更加豐富,資料更為翔實,是了解和研究廣東情況必不可少的資料書。
為了客觀真實地反映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有關的價值量指標,大都采用當年價格,但為兼顧歷史上的使用習慣,工農業總產值除按當年價格表示外,還繼續使用按1980年不變價格計算的數字。
全書除署名不包海南資料外,其他均為原廣東省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