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以1978年10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開端,中國的改革開放到2008年已是三十年的時間了。三十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經濟社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州,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深厚文化底蘊和光榮革命傳統,并作為國家首批對外開放的城市,肩負著中華民族率先崛起之重任,引領全省乃至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三十年間始終勇立潮頭,不懈探索,屢發先聲,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
翻開這三十年的歷史,廣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借改革開放之春風,領風氣之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城市化發展路子,以現代化的價值取向、把握大勢的遠見卓識和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以世界先進城市為標桿,奮起學習,不斷把廣州推向新的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三+年,是廣州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實力大幅度躍升的三十年;是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和社會全面進步的三十年;是廣州在全國地位日益提高和人民凝聚力極大增強的三十年。
改革開放三十年,廣州碩果累累: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攀升。1978-2007年廣州GDP年均增長14.2%;2007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達7109.18億元,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居第三位,連續四年每年新增產值突破千億元。2007年,廣州人均GDP達到71808元(按常住人口計算),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78年增長21.4倍,1978-2007年年均增長11.3%。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至2007年,三次產業結構為2.11:39.48:58.41,第三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動力;經濟運行質量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財政收入連年顯著增加。2007年,廣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523.79億元,比1978年增長37.4倍,1979-2007年年均增長13.4%。物價保持基本穩定。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州堅持“富民優先,民生為重”,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家庭財產普遍增多。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制度逐年完善,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城市環境建設日新月異,已成為具有較強集聚和輻射能力的現代化中心城市。
改革開放三十年,廣州取得了值得驕傲的發展成就,但我們也從中吸取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今后,廣州要繼續解放思想,努力成為我省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和建設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區”,不斷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功能、綜合服務功能、外向帶動功能和文化引領功能。加強穗港澳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級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貿易金融中心、現代物流中心、商務會展中心和生態文明圈,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地區之一。
回溯三十年,我們體味艱辛,心潮澎湃。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從中擷取勇氣,吸納智慧,邁入充滿希望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