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肇慶統計年鑒-2018》(以下簡稱《年鑒》)系統收錄了肇慶市及其各縣(市、區)2017年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統計數據,以及1978年以來各個主要時期全市的主要統計數據,是一部全面反映肇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
二、本《年鑒》正文內容分為20個篇章,即:1.綜合;2.國民經濟核算;3.人口;4.就業和工資;5.固定資產投資;6.對外經濟;7.能源、資源和環境;8.財政、銀行和保險;9.價格;10.人民生活;11.農業;12.工業;13.建筑業;14.規模以上服務業;15.運輸和郵電;16.批發零售業;17.住宿餐飲業和旅游;18.教育和科技;19.文化和體育;20.衛生、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和其他。
為方便讀者使用,各篇章前設有《簡要說明》,對本篇章的主要內容、資料來源、統計范圍、統計方法以及歷史變動情況予以概述,篇末附有《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三、本《年鑒》資料主要來自肇慶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肇慶調查隊的各種定期統計報表和抽樣調查資料;部分資料來自中央部屬單位、省直和市直有關部門。
四、本《年鑒》涉及東南板塊和西北板塊的具體劃分為:東南板塊包區市直、端州、高要、鼎湖、新區、四會及高新區;西北板塊包括廣寧、懷集、德慶和封開。
五、本《年鑒》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單位,除灌溉、播種面積照顧我國使用習慣繼續用“畝”為單位外,其余均采用國際統一標準計量單位。
六、本《年鑒》中涉及到的歷史數據,均以最新出版的本年鑒數據為準;本年鑒中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合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做機械調整。
七、本《年鑒》統計表中的符號使用說明:“…”表示數據不足本表最小單位數;“#”表示其中主要項;“-”表示該項統計指標數據不詳或無該項數據;“①”表示本表下有注解。
八、與2017年版的《肇慶統計年鑒》相比較,本《年鑒》在內容上有部分修訂,并根據新的部門報表制度對個別專業內容及相關統計指標進行了調整。本《年鑒》在整理編輯過程中,得到各縣(市、區)直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