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青海省社會經濟統計年鑒》是我省統計改革的產物。自1985年創刊內部發行,至今已發行六冊。1988年開始,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由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本年鑒以翔實的資料記錄了我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力求全面客觀地反映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就,是一本研究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的知識密集和信息密集的資料工具書。她受到了省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和鼓勵,受到了廣大經濟工作者和各界人士的歡迎。我們期望:《青海社會經濟統計年鑒》1990年刊,對于正確分析青海的社會經濟,深化對青海省情的認識,激勵全省人民建設青海的熱情,對于進一步貫徹中央“治理整頓、深化改革”的方針,研究西部經濟,加快開發青海,發揮有益的作用。
一、《青海省社會經濟統計年鑒》所標明的1990是出版年份,所載資料截止1989年度。一些主要指標,列有歷年統計資料。
二、為了體現時代感和地方民族特色,增加年鑒資料性,方便讀者查閱,在所載內容和框架設計上較上年作了必要的調整,力爭達到統計指標體系系統化,框架結構合理化,內容資料科學化,提高統計年鑒的數據資料優勢。調整后的全書內容分為:第一篇特載、第二篇全省統計資料,具體包括:統計公報、綜合、人口、勞動力和工資、農業、工業、投資建設、能源物資、運輸郵電、商業、外貿旅游、財政金融、物價、人民生活、城市建設和環保事業、科學技術、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民政司法及其他;第三篇地區(廠礦)統計資料,具體包括:城市基本情況、民族自治地方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州縣墓本情況、大中型企業主要經濟指標;第四篇部分橫向對比資料;第五篇附列資料。
三、本年鑒中文字資料所引用的統計數字與統計資料中的相關數字,年鑒內各專業統計資料之問相關指標的統計數宇,年鑒和部門統計資料本之間相關數宇,我們在編幕中力求正確一致,進行了認真的審核,各專業資料本和年鑒不一致的數字,請以本年鑒為準。
四、本年鑒的資料大部分來源于定期全面統計報表,一部份來自抽樣調查,主要統計指標各省市橫向對比資料取自1988年《中國統計年鑒》。
五、統計表中使用符號:“一”表示無該項統計指標數據;“...”表示數據不足本表最小計量單位;“空格”表示該項指標數據不詳。
《年鑒》是全省各條戰線上廣大統計干部辛勤勞動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編輯、出版、印刷、發行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我們水平所限,時間倉促,本《年鑒》中疏誤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各界人士批評指正,以便來年修正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