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寧夏調查數據一2010))是國家統計局寧夏調查總隊編輯的集調查分析報告和統計調查數據于一體的資料性書籍。
二、《寧夏調查數據一2010))系統收錄了寧夏全區及山區、川區和各市、縣(區)2009年城鄉居民收入、物價、糧食產量、畜禽產品產量、重點企業監測、景氣調查、規模以下工業、城市經濟社會基本情況等統計調查數據,同時還整理了歷史重要年份全國、全區主要統計調查數據,是一部從不同側面反映寧夏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
三、本書正文內容分為八大篇章,即,1糧食及畜牧業生產;2.農村居民收入與消費;3.城鎮居民收入與消費;4.生產與投資價格;5.流通與消費價格;6.規模以下工業;7.企業景氣與重點企業;8.城市經濟社會基本情況。為方便讀者使用,每篇調查數據后有《主要指標解釋》,對本項調查的主要指標口徑變動情況、主要指標涵義等作了說明和解釋。
四、本書所涉及的調查數據有的是調查樣本數據超級匯總的結果,有的是根據調查樣本數據計算的平均數,有的是根據調查樣本數據計算的結構數,有的是根據調查樣本數據加權推算的總體數據。具體情況是:
1.糧食及畜牧業生產調查數據包括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產量,豬、牛、羊、家禽存出欄數及肉產量等。其中食播種面積、糧食產量是根據抽樣方法抽取的分布在全區18個市縣(區)范圍的196個調查村樣本資料分級推算加總取得;豬、牛、羊、家禽存出欄數及肉產量是根據抽樣方法抽取的分布在全區22個市縣(區)范圍內的360個調查村的所有散養戶及全區1200多個規模養殖戶及生產單位樣本資料分級推算加總取得。
2.農村居民收入與消費全區數據是根據抽樣方法抽取的分布在全區18個市縣(區)范圍的60個村600戶農村住戶記帳戶資料超級匯總自加權計算,山區、川區及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中衛市資料是根據抽中的分布在所轄區域調查戶資料加權匯總計算的;其他分市、縣(區)資料是根據本市縣抽中的調查戶記帳資料超級匯總自加權計算。
3.城鎮居民收人與消費全區數據是根據抽樣方法抽取的分布在銀川市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惠農區,吳忠市利通區、固原市原州區、中衛市沙坡頭區、海原縣、平羅縣950戶城鎮居民家庭記帳戶資料超級匯總自加權計算。
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根據抽樣方法抽取的分布在銀川市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惠農區,吳忠市利通區、固原市原州區、中衛市沙坡頭區、海原縣、平羅縣1050個調查點、4409個代表規格品由專人定期到調查點采集實際成交價加權計算。
S.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是根據抽樣方法抽取的分布在銀川市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惠農區,吳忠市利通區、固原市原州區、中衛市沙坡頭區、海原縣、平羅縣的941個調查點、4126個代表規格品由專人定期到調查點采集實際成交價加權計算。
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是根據抽樣方法抽取的分布在銀川市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惠農區,吳忠市利通區、固原市原州區、中衛市沙坡頭區、海原縣、平羅縣的66個調查點、189個代表規格品由專人定期到調查點采集實際成交價加權計算。
7.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是根據抽樣方法抽取的分布在全區18個市縣(區)的380多個農業生產經營單位(農戶、非農戶)出售農產品的價格資料計算。
8.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是根據分布在全區五個地級市600多家工業企業主要工業品出廠價格資料計算。
9.房地產價格指數是根據分布在全區五個地級市400多家房地產價格上報單位的上報數據計算。
10.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是根據分布在全區五個地級市120多家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報單位的上報數據計算。
11.重點工業骨干企業和非公有制工業骨干企業調查資料為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的各30戶企業匯總結果。
12.景氣調查涉及八個行業近280家企業資料,由企業負責人填報的問卷匯總所得。
13.規模以下工業調查資料是根據全區年主營業務收入S00萬元以下的667家工業企業、461個樣本村(居委會)中的全部個體經營工業單位調查數據推算得到。
14.城市經濟社會基本情況包括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衛五個地級城市及市轄區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資料。
五、本書中有些歷史數據由于制度方法的改革,調查指標口徑、范圍、涵義等發生變化,為了便于可比,有的指標按現行方案規定作了調整,有的指標口徑無法調整仍沿用過去口徑。有的指標最近幾年有,而過去沒有;有的指標過去有,而現行指標體系已經取消。使用時要注J巳。
六、本書所使用的度量衡單位,均采用國際統一標準計量單位。
七、本書中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八、符號使用說明:表中的“空格”表示該項統計指標數據不足本表最小單位數、不詳或無該項數據;“#”表示其中的主要項;“*”或“①”表示本表下有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