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根據國務院決定,自治區于2006年12月31日開展了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時期資料為2006年度,普查對象為自治區境內的農村住戶、城鎮農業生產經營戶、村民委員會和鄉鎮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內容包括: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生產經營單位、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業土地利用、農村勞動力及就業、農村基礎設施、農村社會服務、農村居民生活,以及鄉鎮、村民委員會和社區環境等方面情況。農業普查采用全面調查的方法,對所有普查對象由普查員進行逐個查點和填報。通過普查,掌握了我區有關農業、農村、農民的基本情況。
《寧夏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匯編》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普查對象基本情況;第二部分:農業基本狀況;第三部分:農村基本概況;第四部分:農村居民基本情況;第五部分:附錄(寧夏、全國第二次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方法和制度等)。
《寧夏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匯編》執行《國家標準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02)》,農林牧漁業包括農林牧漁服務業。
《寧夏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匯編》市、縣(區)排列,按2006年農業普查時地址碼排列,因紅寺堡區暫用吳忠市市轄區地址碼,在市、縣(區)排列中紅寺堡列利通區前。
《寧夏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匯編》中的符號:“…”表示數據不足本表最小單位;“空格”表示缺或無該項數據;“#’’表示其中項。
本書的編輯得到了各市、縣(區)統計局、農業普查辦公室,自治區統計局相關處室,國家統計局寧夏調查總隊的大力支持,在此謹致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