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中國財政年鑒》(2005卷)主要反映的是2004年全國財政工作的情況,經過調整,本卷減少了“基層財政工作交流”部分,現正文設有九個部分:一、重要財經文獻;二、國家財政工作概況;三、地方財政工作概況;四、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財政預算案;五、財經統計資料;六、財經法規選編;七、財政機構人員;八、財政大事記;九、附錄。
這九個部分從不同角度比較全面反映了財政工作的概貌。作為逐年連續出版的大型多功能資料性年刊,在保持歷年架構基礎上,本卷年鑒與上卷年鑒比較有如下增減變化:
一、第二部分“國家財政工作概況”,根據2004年國家財政改革和發展的新進展,設置了十三個專題予以重點記述:1.做大收入蛋糕,提高保障能力;2.積極財政政策的實踐及其評價;3.2004年出口退稅機制改革運行情況;4.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5.財政支持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快速健康發展;6.農業農村發展在宏觀調控中得到加強;7.財政支持西部大開發;8.財政支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9.財政積極支持金融企業和金融體制改革;10.積極穩妥推進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試點工作;11.適應國際財經形勢,開拓對外交流合作;12.專員辦十年發展歷程與改革成效;13.2003,2004年財政理論研究。同時,除按慣例收錄了中央財政各項行政事業工作的情況,還根據事業的發展,新增了“資產評估享業”和“國家會計學院工作”兩個選題。該部分內容全面,特點突出。
二、第五部分“財經統計資料”,收錄了2004年財政預算和決算、歷年財政收支、社會保障、企業財務、農業綜合開發、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港澳臺地區主要財經指標和統計圖等204張統計圖表。1.社會保障是本卷新增的內容,選擇了三張統計表:全國財政社會保障支出情況表、全國重點社會保障支出情況表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情況表。2.歷年財政收支增加了“全國農業稅負擔情況”03.企業財務減少了“地方國有企業不良資產占權益比重”04.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增加了“全社會住宅投資”、“按行業分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主要指標”、“按行業分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主要指標”、“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和“中國主要指標居世界位次”六張表;原“按管理渠道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調整為“按城鄉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享受補助、救濟人員情況”調整為“社會福利救濟主要費用情況”;減少了“我國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位次”和“我國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位次”兩張表。5.香港特別行政區主要財經指標增加了“按主要服務組別劃分的服務出口及進口”、“按主要目的地和來源劃分的服務出口及進口”、“香港國際收支平衡表”和“香港國際投資頭寸”四張表。6.澳門特別行政區主要財經指標增加了“澳門特別行政區主要統計指標概況”、“經濟活動人口及失業狀況”、“支出法本地生產總值”、“生產法本地生產總值”、“生產法本地生產總值結構”、“貨幣供應”、“醫療衛生條件”和“社會保障基金發放次數及金額”八張表。7.臺灣省主要財經指標增加了“臺灣重要經濟指標”、“本地生產總值支出構成”、“本地生產總值部門構成”、“政府公債”、“主要金融指標”、“醫院、病床和醫務人員情況”、“國際收支平衡表”和“進出口貿易指數”八張表;減少了“進出口貿易總額”表。本卷統計資料內容更加豐富,進一步增強了實用性。
三、第六部分“財經法規選編”選編的法規年限調整為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并重點選登了財政部發布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更具專業性。
四、第七部分“財政機構人員”,新增了2004年全國財政系統國家公務員基本情況和2004年全國財政系統職工基本情況兩張統計表,其內容更加細化。
《中國財政年鑒》創刊十幾年來,在中國財政年鑒編輯委員會的重視和支持下,編輯質量逐年提高,越來越受到讀者的歡迎和好評,并曾三次參加新聞出版總署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年鑒研究會舉辦的中國年鑒’編幕出版質t評比,均榮獲綜合獎一等獎。這些榮譽的取得,是與財政年鑒編委會成員及廣大特約通訊員的辛勤努力分不開的,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為了進一步提高財政年鑒的編輯質量,殷切希望各方面和廣大讀者提出改進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