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中國財政年鑒》(2009卷)繼續堅持為讀者服務,對歷史負責的編輯方針,力求全面、客觀反映全國財政工作情況,在保持整體架構相對穩定和內容連續性的基礎上,不斷充實信息量,提高權威性、史料性和實用性,使《中國財政年鑒》這部大型多功能工具書常編常新。本卷主要反映2008年全國財政工作,全書由十部分組成,即在原架構基礎上增加了“財政改革開放三十年”。內容上的具體變化如下:
一、我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也在農村。支持和推進農村改革與發展始終是黨和政府的工作重點之一,也是財政保障的重點之一。為此,特辟重要文獻專欄,刊登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是2008年我國經濟社會中的重大事件。為此,在第一部分“重要財經文獻”中,收錄了《國務院關于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情況的報告》和《國務院關于四川漢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情況的報告》兩篇重要文獻。
三、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偉大革命。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作為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突破口,財政改革也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國家財政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為此,本卷年鑒增加“財政改革開放三十年”作為第二部分,對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財政改革與發展取得的成績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回顧總結。
四、“國家財政工作概況”部分除保留了“財稅工作綜述”、“司局工作”和“事業單位工作”這些固定欄目外,“專題”欄目根據2008年度重大財政改革和重要財政業務工作情況選取了18篇專題文章,這些專題分別是:(1)抗震救災眾志成城—財政部抗震救災工作紀實;(2)推動財政政策轉型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3)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體系;(4)開展中期督導促進財政普法;(5)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6)完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政策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7)我國自貿區建設取得新進展;(8)積極推進財稅庫銀稅收收入電子繳庫橫向聯網;(9)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10)實施家電下鄉打造促進消費的政策平臺;(ll)握指成拳匯聚力量支農資金整合顯成效;(12)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順利開展;(13)積極推進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工作;(14)促進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支持就業再就業工作;(15)強化區域合作共同應對危機;(16)農業綜合開發積極支持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17)清理化解農村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債;(18)2008年中國財政理論研究綜述。
五、“財經統計資料”作為《中國財政年鑒》的主要組成部分,本卷較上年只做了一些微調。一是增加了“歷年關稅總水平”統計表一張,相應增設“歷年關稅總水平”欄目。二是在“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欄目中,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統計表改為“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統計表;去掉了“按行業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指標”和“按行業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兩張表,增加了“按行業分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主要指標”和“按行業分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兩張表。
六、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財政部的職責和機構設置做了部分調整。為此,特在“財政機構人員”部分收錄了“財政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和“財政部機構設置”兩個文件。
七、在“附錄”部分的“學會、協會工作”欄目中,根據財政部機構設置相關規定,從本卷起不再收錄“總會計師協會”工作內容。
本卷年鑒是《中國財政年鑒》自1992年創刊以來的第18本年鑒,十多年來,《中國財政年鑒》在編輯出版過程中得到了財政部領導、財政部各司局、各地財政廳凋)、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和國家統計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年鑒編輯質量逐年提高,越來越受讀者的喜愛和歡迎,并多次獲獎。2008年卷再次榮獲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年鑒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一等獎,這是全體參與編撰的人員和單位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謹向給予《中國財政年鑒》幫助和支持的所有單位和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提高質量,豐富內容,搞好服務,同時希望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