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本期財政年鑒主要是記述反映1998年財政工作情況。1998年又適逢我國改革開放20年,為了記述反映這20年財政工作的歷程及其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本期年鑒在原來十個部分基本框架的基礎上,增設了“財政改革20年”一個部分,刊登了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金人慶回顧改革開放20年來財政和稅收工作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的文章;刊登了財政部有關司局領導就其主管業務撰寫的18篇回顧財政改革20年的專題署名文章;刊登了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經濟特區財政廳(局)領導撰寫的34篇專題或全面回顧改革開放20年來地方財政工作的歷程和取得的成就的文章。這些特約署名文章,從多方面、多角度記述回顧了改革開放20年來的財稅工作的歷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二、1998年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財政部完成了機構改革任務,財政職能和機構設置有較大調整。同時,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撤銷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將原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承擔的企業國有資產(國有資本金)的基礎管理職能劃歸財政部。按照新的機構設置和職責分工,從本期年鑒開始,“國家財政工作概況”部分選題相應做了一些調整。重新確定了“工業、交通、內貿企業財務”、“公共財政支出財務”、“涉外財務”、“國家債務和金融企業財務監管”等選題;同時,取消了“國有資產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科研工作”、“中國資產新聞”和“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四個選題,增設了“國有資本金基礎管理”、“國有資本金統計評價與清產核資工作”、“企業財產評估管理”三個選題。
三、本期年鑒“財經統計資料”部分增加了“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各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各地區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4張統計表。在許多統計表中增加了改革開放20年的數據,還增加了20年來一些重要指標的統計圖。因財政職能變化等原因,減少了“鄉鎮財政收支決算總表”、“鄉鎮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檔次統計表”、“一般預算收入超千萬元鄉(鎮)統計表”、“按行業分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按行業分國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各地區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6張表。還減少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量與速度指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結構指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比例和效益指標”以及“部分國家中央政府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4張表。
四、本期年鑒“財政機構人員”部分中刊登了<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同時,不再刊登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領導及所屬各單位領導名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有資產管理機構領導名單以及國有資產管理系統職工情況統計表。
五、本期年鑒所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澳門地區。
六、本期年鑒增加了較多的彩頁,使年鑒版面更加美化,進一步豐富了年鑒的內容。同時,本期年鑒還附加了一張1997-}-1999年《中國財政年鑒》光盤。該光盤內有600多萬字的內容,所有內容采用了成熟的全文檢索技術,提供任意詞檢索、分類檢索等多種檢索方式,并具有文件轉存、編輯修改、打印等功能,操作簡單,易于掌握。
七、《中國財政年鑒》在編輯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于我們改進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