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中國財政年鑒》(2010卷)繼續堅持為讀者服務,對歷史負責的編輯方針,力求全面、客觀反映全國財政工作情況,在保持整體架構相對穩定和內容連續性的基礎上,不斷充實信息量,提高權威性、史料性和實用性,使《中國財政年鑒》這部大型多功能工具書常編常新。本卷仍由重要財經文獻、國家財政工作概況、地方財政工作概況、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財政預算案、財經統計資料、財經法規選編、財政機構人員、財政大事記和附錄九部分組成,在具體內容上較之上年有如下變化:
一、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與共和國的發展同步,新中國財政也走過了60年極不平凡的光輝歷程,為真實、完整地記錄這段歷史,本卷在“國家財政工作概況”中增加了“特載”欄目,對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財政改革與發展的歷程、經驗進行了回顧和總結,這對于更好地了解歷史、把握現在、開拓未來,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2009年全國各級財政部門緊緊圍繞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認真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全面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扎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實現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做出了積極貢獻。為了充分反映和如實記錄這一年度重大財政改革和重要財政工作取得的成績,本卷在“國家財政工作概況”的“專題”欄目中,選取了28篇專題文章予以記述,如:積極財政政策實施情況及成效、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稅收政策與措施、增值稅轉型改革、深入推進改革健全預算管理制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目標全面完成、中央政府公共投資政策及效果、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大力支持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發展、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積極支持醫改工作順利啟動、積極推動中小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創新財政支農方式積極穩妥推進農業保險工作、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為主線積極推動多邊財經交流與合作、“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等。同時,為了推動財政監督科學發展,更加全面的反映財政監督檢查和專員辦工作,本卷在“國家財政工作概況”的“司局工作”欄目中,增加了全國“財政專員辦工作”內容。還在“國家財政工作概況”的“事業單位工作”欄目中,涵蓋了“會計人才評價工作”內容。
三、“財經統計資料”是《中國財政年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了更好地發揮財經統計的服務作用,本卷統計資料根據經濟社會需要和財政改革要求,部分表格也相應作了調整:
1、近年來,隨著預算編制方式的改進,財政收支差額的口徑和計算方法也相應改變。2006年以前收支差額的計算,與2006年建立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后的計算,在計算方法上有所不同,為此,在“歷年財政收支”欄目中,從2009年起歷年“國家財政收支總額及增長速度”兩張統計表中取消“收支差額”的比較。
2、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地方財政收入逐年遞增,億元縣個數也從1997年的450個增加到2009年的1475個,占全國縣級行政區劃數(不含市轄區)的73.6%,為了突出體現縣(市)級財政收入業績,本卷年鑒將統計標準提高到十億元,在“財政預算、決算”欄目中,將“財政收入超億元縣(市)統計表”改為“財政收入超十億元縣(市)統計表”。
3、目前稅務部門已不再使用工商稅收概念,特別是1994年實行分稅制以來稅種的分類和概念已有很大變化,為了分別反映分稅制改革前后的國家財政稅收收入情況,在“歷年財政收支”欄目中,將一張“各項稅收收入”統計表分拆為兩張“各項稅收收入”統計表。
4、由于2007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發生調整,2007年以后年度社會保障支出科目口徑與以前年度不一致,不具有可比性,為此,在“社會保障”欄目中,將一張“全國財政社會保障支出情況表”分拆為兩張“全國財政社會保障支出情況表”。
5、按照我國三次產業劃分的規定,為了細劃第二產業國內生產總值,從2009年起增加了歷年“工業”和“建筑業”內容,同時增加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內容,為此,在“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欄目中,將一張“國民總收入、國內生產總值及指數”統計表分拆為“國民總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總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兩張統計表。
6、為了反映按三次產業分地區生產總值的絕對數和指數,以及各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欄目中,取消了歷年“各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統計表,增加了當年“按三次產業分地區生產總值”統計表。
7、為了全面反映我國社會救助情況,調整了部分統計指標,增加了優撫安置內容,為此,在“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欄目中,取消了“享受補助、救濟人員情況”統計表,增加了“社會救助和優撫安置情況”統計表。
8、本卷在“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欄目中,將“全社會住宅投資”統計表改為“按城鄉分全社會住宅投資”統計表;將“職工工資總額和指數”統計表改為“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工資總額和指數”統計表;將“職工平均工資和指數”統計表改為“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指數”統計表。
9、本卷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主要財經指標”中,增加了“外幣兌換率”統計表一張;在“臺灣省主要財經指標”中,增加了“主要統計指標概況”統計表一張。
本卷年鑒是《中國財政年鑒》自1992年創刊以來的第19本年鑒,十多年來,財政年鑒在編輯出版過程中得到了財政部領導、財政部各司局、各地財政廳(局)、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和國家統計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年鑒編輯質量逐年提高,越來越受讀者的喜愛和歡迎。在此,謹向給予財政年鑒幫助和支持的所有單位和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提高質量,豐富內容,搞好服務,同時希望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