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中國財政年鑒(2015卷)繼續堅持為讀者服務,對歷史負責的編輯方針,力求全面、客觀反映全國財政工作情況,在保持整體架構相對穩定和內容連續性的基礎上,不斷充實信息量,提高權威性、史料性和實用性,使《中國財政年鑒》這部大型多功能工具書常編常新。本卷由重要財經文獻、國家財政工作概況、財經統計資料、重要財政法規選編、財政機構人員、財政大事記和附錄七部分組成,在具體內容上較之上年有如下變化:
一、專題文章好中選優。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重要一年。這一年各級財政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著力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強化財政預算管理,財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為了充分反映和如實記錄這一年度重大財稅體制改革和重要財政工作取得的成績,本卷在第二部分“國家財政工作概況”的“專題”欄目中,選取了19篇專題文章予以記述,如: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財政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情況、認真貫徹新預算法依法加強預算管理、推進財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實施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情況、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2014年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情況、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深化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財政支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成功舉辦第二十一屆APEC財長會、深入推進區域合作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財政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推進機構改革和職責調整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供組織保障等。這些專題文章反映了2014年我國財政工作的重點和亮點,具有較強的存史價值。
二、調整部分框架結構。為了進一步規范年鑒編纂工作,使年鑒體例更趨合理、結構更加科學,年鑒編輯委員會對本卷部分架構進行了調整。本卷正文部分由以往九部分調整為七部分組成,原“地方財政工作概況”部分并入“國家財政工作概況”部分中,本卷第二部分“國家財政工作概況”由財稅工作綜述、專題、中央財政工作、地方財政工作四個欄目組成。原“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財政預算案”部分并入“附錄”部分中,本卷第七部分“附錄”由財政理論研究、學會協會工作、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財政預算案、普通高校及科研單位財政專業生源信息、論文評選五個欄目組成。
三、調整部分欄目內容。按照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不斷的革故鼎新、與時俱進,以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新趨勢,部分欄目內容也相應作了調整:
1.適應信息化發展形勢,減少文獻選編重復率,在第一部分“重要財經文獻”中,取消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4篇文獻。
2.根據財政部內設機構和職責調整,本卷的部分篇目也作了相應調整,在第二部分“國家財政工作概況”的“中央財政工作”欄目中,司局工作的篇目作了微調,如:“財政法制”更名為“財政法治”、“國防財政財務”更名為“財政國防工作”、“企業財政財務”更名為“財政資產管理工作”、“財政投資評審”更名為“財政預算評審”等,其反映的具體內容也隨管理職責的調整而有所變化。
3.為了適應財政管理新常態,展現財政工作新作為,在第二部分“國家財政工作概況”的“中央財政工作”欄目中,增加了“財政政策研究”和“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工作”內容。在第七部分“附錄”的“學會協會工作”欄目中,增加了“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內容。
四、調整部分統計表內容。為了更好地發揮財經統計的服務作用,本卷第三部分“財經統計資料”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財稅改革要求,部分表格也相應作了調整:
1.由于主要指標和統計口徑發生變化,個別統計表有所調整,在“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欄目中,取消了“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按行業分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統計表。
2.為了更加準確地反映統計指標內容,個別統計表名稱有所變動,在“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欄目中,將“人均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一張統計表改為“人均主要農產品產量”和“人均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兩張統計表。
本卷年鑒是《中國財政年鑒》自1992年創刊以來的第24本年鑒,二十多年來,財政年鑒在編纂出版過程中得到了財政部領導、財政部各司局、各地財政廳(局)、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和國家統計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年鑒編輯質量逐年提高,越來越受讀者的喜愛和歡迎,并多次獲獎。2014年卷再次榮獲中國出版協會主辦的第五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綜合特等獎和裝幀設計特等獎,這是全體參與編纂的單位和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謹向給予《中國財政年鑒》幫助和支持的所有單位和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提高質量,豐富內容,搞好服務,同時希望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