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中國財政年鑒》是財政部主管、中國財政年鑒編輯委員會編輯、中國財政雜志社出版的大型資料性年刊,全面系統地反映全國年度財政工作情況和重要信息,客觀記錄財政改革發展歷程和成就,是社會各界全面了解我國財政工作歷史、現狀和發展的重要窗口。
2022年卷《中國財政年鑒》是1992年創刊以來的第31卷。為使年鑒的整體框架更加科學合理、領屬得當、層次清晰,我們對2022年卷年鑒內容結構進行了適當調整,正文由原來的八個部分,調整為黨的財政事業,重要財經文獻,國家財政工作概況,中央財政工作,地方財政工作,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財政預算案,財政理論與工作研究,財經統計資料,重要財政法規選編,財政機構人員和財政大事記等十一個部分,在擴大有效信息量、更加全面地反映上一年度財政工作的同時,突出行業特點和年度特色。具體內容較上卷主要有以下變化:
一、增設專欄。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本卷增設“黨的財政事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欄,在建黨百年的歷史節點上,全面回顧我國財政改革發展的歷程。
二、拆分“國家財政工作概況”。原第二部分“國家財政工作概況”由“財稅工作綜述”“專題”“中央財政工作”“地方財政工作”4個欄目組成,本卷起將“國家財政工作概況”拆分為“國家財政工作概況”“中央財政工作”“地方財政工作”三部分。
三、取消“附錄”。原第八部分“附錄”由“重要財經文選”“學會協會工作”“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財政預算案”3個欄目組成。本卷起將“重要財經文選”調整至“重要財經文獻”部分;“學會協會工作”中的相關內容整合為一篇文章,調整至“中央財政工作”部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財政預算案”單獨作為一部分。
四、重要圖片。增加財政部各司局、地方財政廳局圖片,逐步擴大反映財政支持經濟社會和民生事業發展等活動的覆蓋面。
五、中央財政工作。將《國際財經交流與合作》拆分為《國際多雙邊財經對話與合作》和《國際財金交流與合作》,取消《財政預算監管》,新增《國有金融資本運營評價》《國際財經研究》。
六、財政理論與工作研究。“財政理論與工作研究論文遴選”入選文章增加文章簡介;增設“地方財政好文章評選”欄目,將《中國財政》雜志“2021年度地方財政好文章”評選活動的獲獎篇目收錄到本欄目。
七、財經統計資料。不再收錄“PPP綜合信息統計年報”、“債券市場報告”及統計圖(彩色),其余圖表凡涉及歷年數據的,自本卷起原則上只刊登近10年數據;各省相關數據均包括計劃單列市;因統計口徑發生變化,“歷年財政收支”中的“國家財政債務發行情況”“國家財政債務還本付息支出”等統計表不再收錄,個別統計表項目有所變化;“臺灣省主要財經指標”中新增“本地居民總收入”“本地生產總值支出構成”“本地生產總值產業構成”3張統計表。
2022年正值《中國財政年鑒》創刊30年,我們隆重推出《中國財政年鑒(地方財政工作匯編)》電子書,分別收錄了《中國財政年鑒》自創刊以來刊載的江蘇省、安徽省、山東省、湖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財政工作情況、財政收支數據,希望能為讀者系統了解各地財政工作提供參考(電子書可掃文末二維碼獲取)。
本卷紀事的起止時間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保持內容的完整性,個別事件適當上溯或下延。凡未明確標注年份的月、日,均指2021年。本年鑒在編輯過程中得到財政部黨組及各司局、各地方財政廳(局),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駐北京辦事處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