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1987-1990中國海洋年鑒》系由我國海洋界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共同編寫的中國海洋方面的大型綜合性、資料性、史冊性工具書。其宗旨是在堅持四項基木原則的前提下,全面反映中國海洋界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在海洋管理與保護、海洋開發利用、海洋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情泥,記載海洋界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發生的重大率件和重要活動,記錄海洋工作者的辛勞業績,真實地留下編年的記載,為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了解中國海洋率業的發展概貌提供翔實可靠的資料,為發展我國的海洋事業、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1989年5月,專職的《中國海洋年鑒》編輯部在國家海洋局情報所正式成立,同年12月,第二屆“中國海洋年鑒編纂委員會”正式組成;各產業部門、地方政府海洋部門、科研、教育部門的海洋單位以及國家主管部門都提供了1986-1989年間的新進展、新成果概況,從而為本年鑒編纂出版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年鑒在1986年卷本的基拙上,在框架總體設計、內容編排格式、版面安排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動,主要是:
1.注意突出“大海洋”的觀念,力求較全面地反映我國海洋工作的全貌和各行各業各地區的特色,為此本卷專門設立了產業篇、地方篇;隨著海洋綜合管理的開展和加強,本卷增設了管理部分;南極考察是具有國際影響的綜合科學考察活動,故獨立設工南機篇;本年鑒著重突出中國海洋率業的進展,國外內容僅單列一篇。這樣,木卷共設9個篇目(34個部分):(1)綜合篇;(2)產業篇;(3)綜合管理與公益服務篇s(4)海洋科學與技來篇;(5)海洋教育與新聞出版篇;(6)南極篇;(7)地方篇;(8)國外篇;(9)附錄。全書收集了1986-1989年間的各種海洋率件、事實和資料,并對1986年卷本未收入的1986年前的重要事件及進展作了簡要補充。
2.在內容編排格式和版面安排上,除了綜合篇和附錄篇以外,全部以“條目”形式編排內容,并統一用.黑體字加【】表示,內容較長的則下設小條目,僅以黑體字表示,以增強其可檢索性;字號用小五號,使版面緊湊,經濟。
本年鑒是社會主義大協作的產物,是全國幾十個部門、幾百名海洋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晶。在整個組稿、審稿、編輯過程中,得到了國家各有關部門領導機關的支持,得到了各部門各單位的積機合作,得到了海洋界著名人士、專家、學者的熱情指導和幫助。這里應特別指出的是,對本書作出貢獻的除書中署名者(包括作者)外,還有: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侯文峰、研究員許啟望,國家海洋局海島司司長蘇勝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副所長于開泉,海洋出版社總編周培興、副總編王小楠,交通部科技司高級工程師潘忠琴等參加審閱了書中的有關部分;董偉參加過部分條目的編輯工作;劉天華、余學青設計了彩頁版面。在此一并致謝。
由于我們的編樣水平有限,經驗不足,人員又少,因此,本書在框架設置、內容選取、行文體例等方面,都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敬祈關心、愛護《中國海洋年鑒》的各級領導和讀者批評指正,幫助我們改進工作,使《中國海洋年鑒》越辦越好,常出常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