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2016年是《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連續編寫并發布的第6個年頭,如果說過去5年的報告見證了“十二五”期間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的歷程,那么今年的報告將翻開“十三五”期間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新的篇章。
《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2016)主要反映的是2015-2016年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特點、面臨問題及發展趨勢。2015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軌跡可以說與大的經濟環境發展曲線相契合,一言以蔽之就是穩中趨緩、穩中求變。首先,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冷鏈市場需求雖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快速合理增長,資本進人冷鏈領域步伐加快。與此同時,隨著傳統食品制造產業的增長率下降,一些新的領域開始為冷鏈企業創造新的利潤空間,比如進口食品貿易的崛起、生鮮電商的蓬勃發展。此外,冷鏈物流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方向,比如跨界競爭、服務領域進一步細分、全球化發展布局……這些都是報告希望涵蓋并展現給讀者的。
今年的報告,在結構布局方面與以往有所不同,簡單明確分為三大篇。第一篇是綜述部分,包含三章內容,涉及經濟、物流和冷鏈發展環境,主要冷鏈品類和業態市場情況分析,冷鏈行業整體回顧與趨勢展望,以及冷鏈運輸和倉儲情況分析等;第二篇是十種不同類型的冷鏈企業模式和重點案例分析,包含十個章節,內容涉及冷鏈供應鏈類型企業、冷鏈倉干配綜合型企業、冷鏈運輸型企業、冷鏈倉儲型企業、冷鏈城市配送型企業、農產品冷鏈流通平臺型企業、冷鏈宅配型企業、冷鏈+互聯網平臺型企業、第四方冷鏈物流類型企業、生鮮冷鏈供應鏈型企業,這部分也是今年報告的核心內容;第三篇是資料匯編部分,包含四個章節,匯集了冷鏈物流研究情況、冷鏈物流政策與標準情況、國外冷鏈物流借鑒情況、冷鏈物流相關領域排行情況。
總體而言,今年的報告相較以往更側重于可讀性和參考借鑒性,如果讀者是一名冷鏈“新兵”或希望更深人、更系統地梳理這個行業,相信這本報告會對您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