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中國民族年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民族文化宮主辦的大型綜合性年鑒創刊于】年,每年出版一卷,本卷為總第十期、飛自2001年卷起,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以刊號出版、
二、本年鑒主要匯輯了2003年內中國各級民族工作、少數民族各項事業及民族自治地方社會經濟各領域的發展情況,出臺的有關民族或民族地方性法規、發表的重要文獻和相關統計資料等。內容翔實準確,反映全面系統,是國內唯一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大型民族文獻信息檢索工具書。
三、本年鑒文體形式主要有文章體、編年體、條目體等、條目體是年鑒的基本文體,記事單一,簡約清晰,客觀全面。條目標題一律用黑體字加“【1”表示。
四、本年鑒編幕體例以分類為主,配合地序、時序交錯編排。即正文內容按欄目、類目、條目3個層次梳理排列,欄目為大單元,由類目組成,類目中設有專文或條目、條目在類目中的排列,首先按照國家民政部2(兀吟年編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劃簡冊》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民族自治地方一覽表”順序排列,遇有反映同一地區情況的條目,則按發生時間順序排列反映全國或區域性情況的條目,按發生時間順序排在類目的首位。反映民族地區與區外關系的條目,按民族地區排列、
五、本期年鑒編幕框架在2003卷基礎上又作了一定的調整。其主要變化是,根據2004年3月國家民委黨組對委屬年鑒工作調整的決定,《中國民族工作年鑒》已與本年鑒合并,原《中國民族工作年鑒》的職責任務轉由《中國民族年鑒》負責承擔,民族文化宮代表國家民委主辦《中國民族年鑒》、故本期年鑒編幕框架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更加突顯了“民族工作”特色欄目,刪去了“民族區劃與人口”欄目,增加了“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概況”欄目,并在欄目順序上作了相應調整、本期共設18個欄目,即特載、文獻、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概況、大事記、民族工作、民族經濟、民族科研、民族教育、民族文化、民族醫療衛生、民族傳統體育、民族與宗教、民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民族自治州經濟社會發展、民族自治縣(旗)經濟社會發展、人物、民族政策法規、統計資料,欄目之下分設190個一級類目、129個二級類目,共收入條目2291條,重要文獻5篇,民族政策法規文獻17篇,統計資料8篇,資料39篇,圖片63頁,總字數約巧0萬字〕
六、本期年鑒收錄時間以2003年l月至12月為限,但個別事物有所追溯,以便于讀者了解始末`小資料、附錄則不受時間限制。
七、本年鑒條目中的“民族”一詞,一般指“少數民族”、、區劃名、機構名第一次出現在正文時用全稱,其余處用習慣簡稱。
八、本年鑒各條目中,全臥性統計數字以國家統計局統計數字為準,各自治區統計數字以各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為準。
九、本期年鑒資料主要來源于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民委、國家民委、全國政協民宗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宗)委,各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部分來國家統計局、中國社科院、少數民族社團等單位
十、本年鑒編輯出版工作得到國家有關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宗)委(廳、局),各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及當地方志年鑒辦公室,以及部分新聞媒體及研究機構的支持和幫助,對此深表謝意、
十一、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真誠歡迎社會各界、特別是從事民族工作者或科研人員,以及在各民族地區工作的人士多提寶貴意見,以改進我們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