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改革了經濟體制,調整了經濟政策和產業結構,促使農村經濟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村工業、建筑業、運輸業、商業、飲食業和服務業蓬勃興起,商品經濟越來越活躍,農民收人成倍增加,農民生活顯著改善,農村文化、教育、衛生和社會福利事業也有較大的發展。整個農村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興旺景象。
為了適應各級黨政領導、各有關部門、各研究單位和廣大群眾了解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情況的需要,我們編輯出版了1985年《中國農村統計年鑒》。
1985年《中國農村統計年鑒》的內容包括九部分:
一、農村經濟形式和經營方式。主要反映國營農林牧漁場發展情況,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推行,新經濟聯合體不斷發展的情況,鄉村企業和個體工商業的發展情況。
二、農村社會總產值。主要反映農村經濟三個層次的生產發展和結構變化趨勢。
三、主要農產品、工業產品產量和主要農產品商品量。反映農村主要物質生產部門的產品產量增長情況和農村商品生產發展情況。
四、農產品價格和成本。
五、農村經濟效益。主要反映農村勞動生產率、耕地利用率、農副產品商品率情況,農村經濟各項費用和純收人的情況。
六、農村經濟收人及分配。主要反映農村經濟的收人水平及其發展速度,以及國家、集體、個人三者關系。
七、農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消費。主要反映農民家庭平均每人收人和支出水平及其構成,平均每人消費主要消費品數量、平均每百戶擁有耐用消費品數量等情況。
八、農村生產條件。主要反映農業資源及利用狀況,農村勞動力使用情況,農業機械、農電、化肥利用和農田灌溉發展情況。
九、農村文化、教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其他事業。
我們第一次編輯、出版《中國農村統計年鑒》,難免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