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2011年,世界經濟復雜多變,復蘇進程一波三折,步履艱難。前兩個月,復蘇勢頭還比較強勁,但從3月份起,日本突發地震系列災害,北非局勢動蕩加劇,使世界工業生產和貿易受到沖擊。之后,歐債危機持續擴散蔓延,美國主權債務評級首遭下調,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不斷受挫,使脆弱的經濟復蘇屢受打擊。同時,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經濟增速回落,大宗產品價格高位波動,通貨膨脹高企,也使全球協同治理難度加大,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抬頭,貨幣政策對抗加劇。至歲末年初,世界經濟仍呈下行趨勢,徘徊在衰退的邊緣。
在上年的《編者的話》中曾提到:“當前全球經濟治理可能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要么是各國步調一致,協同合作,共同發展;要么是從本國利益出發,畫地為牢,在世界經濟的諸多領域產生保護、摩擦和紛爭!辈恍业氖,2011年,隨著世界經濟的持續減弱,各國的利益訴求越來越難以協調,在貿易、貨幣政策等領域的摩擦和紛爭不斷。2011年,世界經濟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信心對實體經濟影響巨大,消費者、投資者對政策制定者能力產生懷疑,對經濟能否在短期內較快復蘇信心缺失,以至于世界各國的消費、工業、投資和貿易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或下滑,實體經濟缺乏活力。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歷數世界經濟史上的數次危機,還從沒有象2011年這樣對我國造成如此嚴重的外部沖擊,并受到其他國家的強烈關注。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作為國家統計局對外開展國際統計業務交流與合作的窗口,在局長馬建堂和許憲春副局長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不辱使命,認真履行對世界經濟運行的監測分析職責,立足專業特長和資源優勢,利用大量翔實的國際統計數據描述和分析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及時捕捉世界經濟發展中的熱點和焦點,并以國際視角開展了更加深入、系統的專題分析和中外對比研究,F在呈現給您的((世界經濟運行報告2011/12)),匯集了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一年來分析研究的主要成果,內容包括世界經濟月度監測、世界經濟年度分析、國際比較研究、熱點問題探索和統計數據等5大部分。期望它對您的學習、工作或研究有所幫助。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使用的數據均來自國際組織、有關國家政府統計部門及研究咨詢機構。由于數據來源、匯總方法和時效性不同,加之數據修訂等原因,同一指標在不同的出處可能不一致,敬請讀者注意。有關國際組織公布的中國統計數據如果與我國官方統計數據有出入,我們在數據表中均注明了數據來源,以便于讀者正確理解和使用。
受時間和研究水平所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懇請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