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作為行業年度發展報告,《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21)》立足于從行業宏觀視角和業務發展的維度,通過對行業數據的分析及國際經驗的借鑒,全面、深入、客觀地反映2020年行業的發展狀況、行業特色和發展趨勢。《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21)》共有17個報告,包括1個總報告,6個分報告,10個專題報告,新增編寫證券行業人力資源管理專題報告。
2020年,證券行業堅持穩中求進、規范發展,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行業規模和資本實力穩步增長,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形象逐步改善,為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夯實基礎。截至2020年末,證券行業總資產為8.90萬億元,凈資產為2.3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加22.50%、14.10%。過去一年,證券行業呈現如下特點:一是行業加快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服務市場投資理財需求能力進一步增強,2020年行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47.42%。二是積極發揮投資銀行功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取得扎實成效,2020年度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39.26%。三是重資本業務收入持續增長,證券投資業務連續四年成為行業收入占比最大的業務,2020年該項業務收入占比為28.16%。四是行業持續推進資產管理業務轉型,提升主動資產管理能力,2020年行業主動資產管理規模占比較上年高出17個百分點。五是行業機構履行社會責任成效顯著。截至2020年末,102家證券公司結對幫扶的307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積極參與抗擊疫情,助力企業發行“疫情防控債”1652億元,捐贈物資超過5億元;助力民營企業紓困,發起支民資產管理計劃累計規模達990億元。
2020年,在中國證監會的堅強領導和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證券業協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貫徹落實新《證券法》賦予的職責,以中國證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證券業協會自律管理職責的意見》為指引,發揮“自律、服務、傳導”職能作用,進一步引導行業突出主業、突出合規,突出創新、突出穩健,積極營造行業發展良好生態。完善保薦機構承銷業務執業質量及行為的自律規范,不斷健全行業機構責任體系,提升執業能力;健全行業文化建設規則體系,加強行業文化建設理論研究和宣傳引導,促進提升證券公司文化“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擴大場外期權二級交易商試點范圍,推動行業創新業務發展;引導行業共議共商共推高質量發展,形成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引導行業服務脫貧攻堅,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凝聚行業力量,通過多種形式多角度展現行業幫扶成效,講好行業扶貧故事。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證券行業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展望未來,證券行業應把握好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重點圍繞以下五方面目標持續創新發展。
一是回歸本源,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定位不動搖。證券行業要以落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中介服務、投資銀行服務定位,主動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緊緊圍繞為投資者和融資者提供金融中介服務的總需求,優化服務結構,提升服務能力和質量,著力暢通資本、科技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為分散不確定跨期配置資源,為新興產業發現價值合理定價,為綠色投資長期低回報性創造溢價,為過剩產能退出提供金融服務,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增長的能力。
二是持續提升全面風險管理水平,強化風控能力和合規意識。合規風控是證券公司生存發展的底線,證券公司應當始終把合規風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全面風險管理架構,實施事前、事中與事后的風險防范、監控與評價工作;建立有效的風控前置程序、完備的風險管理系統、強大的風險文化體系,將風險控制在源頭,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強化內部監督功能,構建與自身業務發展相適應的風險計量模型,夯實證券公司合規展業、行穩致遠的制度基礎。同時,證券公司更要不斷完善與注冊制相適應的責任體系,形成發行人質量、發行價格等方面的市場化約束機制,切實加強自身的技術、資本、流動性、聲譽等方面的風險管理。
三是持續加強專業能力建設。隨著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作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中介機構,證券公司要加強專業能力建設,突出專業特色、專業優勢,以適應發展環境的變化。證券公司應從傳統投行承銷保薦的業務視角中及時轉換,提升全業務鏈投資銀行服務能力,切實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更加注重各業務條線在客戶、業務、牌照、資金、風控等多方面的整合與協同,圍繞保薦、定價、承銷三大能力,重塑投行盡職調查、增值服務、研究分析、質量控制的業務邏輯,更加注重打造境內外資源良性循環機制,增強國際化經營管理能力,從而建立起一體化、全能型、全業務鏈的現代投資銀行,滿足客戶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資需求。
四是守正篤實推進文化建設,筑牢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證券公司要持續弘揚“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文化理念,結合我國國情及證券公司實際,參照《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十要素》,從觀念、組織、行為三個層次,提煉推廣證券公司文化建設的關鍵要素,積極推動文化建設與公司治理、發展戰略、發展方式和行為規范深度融合,引導文化建設與專業能力建設、人的全面發展、歷史文化傳承和黨建活動要求有機結合,促進提升證券公司“軟實力”。
五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證券公司應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注重發揮投行組織交易、集合資源、風險管理的專業優勢,鞏固“一司一縣”結對幫扶成果,接續鄉村振興新使命;積極履行綠色責任,發展綠色金融業務,加大碳中和經濟的理論研究,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貢獻行業力量;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應發揮證券研究專業引領作用,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強證券金融領域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針對性的問題研究,特別是圍繞建設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改革與完善、組織結構優化、基礎設施建設、風險防控處置機制、綠色金融和數字金融,以及與科技產業良性循環等重大課題,提升研究分析能力,加大研究力度,增強政策儲備。
面對資本市場改革新使命、實行注冊制新環境、全面開放以及科技運用新發展趨勢,《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21)》力求將2020年中國證券業的發展全貌展現給讀者。同時,該報告對未來行業發展提出了一些展望和建議,旨在促進讀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共建共治共享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